理论教育 英汉翻译中语篇衔接理论探析

英汉翻译中语篇衔接理论探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汉语篇在衔接手段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是译者需要面对的重要实践问题。为确保汉语译文的顺畅自然,再现原文语篇的创作风格与特色,译者需要契合汉语语篇衔接的特殊性,对英语语篇的种种衔接手段进行有效的处理。因篇幅有限,笔者在翻译素材实践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了英汉语篇衔接中的“照应”“连接”和“替代”这三种语法衔接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并探讨了如何对这种差异进行相应的翻译处理。

英汉翻译中语篇衔接理论探析

英汉语篇在衔接手段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是译者需要面对的重要实践问题。为确保汉语译文的顺畅自然,再现原文语篇的创作风格与特色,译者需要契合汉语语篇衔接的特殊性,对英语语篇的种种衔接手段进行有效的处理。因篇幅有限,笔者在翻译素材实践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了英汉语篇衔接中的“照应”“连接”和“替代”这三种语法衔接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并探讨了如何对这种差异进行相应的翻译处理。

(一)照应

按照韩礼德和哈桑的说法(《英语的衔接》,1976:31),语篇中某一成分的理解要从另一成分那里入手分析,这往往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来表达。其分类主要有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关系照应。照应这一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所使用,但具体差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人称照应上,汉语也有人称代词,但相对英语来说少很多,汉语可以不用人称代词时就不用人称代词,尽量避免形式主义(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1999)。第二,英语中的“this”“that”在汉语中与“这”“那”对应,但在汉语中这两个代词的使用频率较低。第三,英语的“the”一般表示特定的或是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但这样的使用在汉语中并无完全对应。因此,有定冠词“the”出现时,译成汉语只能借助原词复现(李运兴:《翻译研究方法论——语篇描写》,2001)。基于以上差异,译者应该充分注意到照应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将照应这一衔接手段处理成词汇衔接,以此增进译语文本的可接受性。下面就照应里的人称照应、指示照应予以分析。

1.人称照应

例1 The conversation that followed was heartbreaking.Kept crying,“Oh God,they killed my daughters.Shlomi,I wanted to save them,but they are dead.They were hit in the head.They died on the spot.”(J.K.Rowling:《哈利·波特》,2007)

译文1:伊泽丁接下来说的话让人心碎。他一直在哭泣,哭喊着:“主啊,他们杀了我三个女儿。施罗米,我想要救我的女儿,但是已经死了。她们头部遭到炮击,当场死亡。”

译文2:接下来的谈话让人心碎。伊泽丁痛哭流涕,大声喊叫道:“主啊,以色列军队杀死了我三个女儿。施罗米,我想要救我的女儿,可是,她们头部都遭到炮击,当场死亡。

分析:在本例的源语文本中,有两条清晰的衔接链,分别是he-Izzeldin和my daughters-them-they。原文中这里是口语表达的内容,he,them,they的指代和照应关系不够明晰,因此,译者需要仔细辨识人称代词的具体指代,然后利用词汇衔接的方式,在译文中表达出来。译文1虽然将原文中的句意,连同诸多的人称指代相应译了出来,但让读者产生困惑,不知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译文2中,考虑到汉语更倾向于使用词汇衔接来处理人称照应,因此本文作者进行了如下修改,将“he kept crying”中“he”改译成“伊泽丁”,“they killed my daughters”中的“they”改译成“以色列军队”,“I want to save them”中的“them”改译成“我的女儿”。

例2 I sometimes feel like Ayoub in the Quran or Job in the Talmud and the Bible:the man whose faith in God was so severely tested.His crops were destroyed,his children were killed,He suffered from disease and loss of wealth,his friends abandoned him,but he still kepthis faith.(马哈茂德:《世界历代政变评述》,2011)

译文1:有时,我觉得自己像《古兰经》的阿尤布,抑或《圣经》《塔木德经》里的约伯。他的信仰受到了考验,粮食被人毁掉,孩子遭杀害,而自己也备受疾病摧残,钱财散尽。虽然他的朋友抛弃了他,但自己仍然捍卫信仰不动摇。

译文2:有时,我觉得自己像《古兰经》里的阿尤布,《圣经》《塔木德经》里的约伯。这些人的信仰都受到了考验,譬如粮食毁灭,孩子遭杀害,自己也备受疾病摧残,钱财散尽。虽然遭到朋友的抛弃,但阿尤布和约伯仍捍卫信仰不动摇。

分析:该例句也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人称指代高频出现的句子,这在英语里并不少见,但在汉语中,根据语言表达习惯,应着力避免多次出现人称指代,否则,就会有如译文1里一个句子有3个“他”的情况。根据源语,可分析出其衔接链是:Ayoub,Job-the man-his-he,在调整后的译文2中,首先采用词汇衔接的手段,如“buthe still kepthis faith”,“伊泽丁”用阿尤布和约伯来指代。此外,考虑到汉语不是主语突出的语言,因此,对其他的人称指代采用了省略的手法,如“his crops”和“his children”的“his”在汉语中省略不译而读者自明。调整后的译文,相对来说更加精练,明晰,也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2.指示照应

例3 The deaths of my daughters and niece opened the Israelis’eyes to the suffering on the other side.That’s the message I want to spread:allow yourself to see what it’s like to be in our shoes.The tragedy certainly led to the cease-fire and opened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Israeli public,the whole Palestinian diaspora,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the misery for the Gazans face day after day.(马哈茂德:《世界历代政变评述》,2011)

译文1:我女儿和侄女的死,让以色列人看到了在边境另一边,人们的惨痛遭遇。这正是我想要传递的信息:让其他人对中东问题也感同身受。这个惨剧无疑促使了这次停火,同时也让以色列民众,这背井离乡的巴勒斯坦人,以及国际社会对加沙地区日复一日所遭受的苦难更为关注。

译文2:我女儿和侄女的死,让以色列人看到了边境另一边人们的惨痛遭遇,而这也是我想要传达的信息,让其他人对中东问题也感同身受。这一惨剧无疑促使边境得以停火,同时也让以色列民众、游离在海外的巴勒斯坦人以及国际社会对加沙地区日复一日所遭受的苦难更为关注。(www.daowen.com)

分析:前文提到过,虽汉语有对应英语指示照应“the”的“这、那”,但汉语里这两个词使用频率较低。译文1虽然将原文中的定冠词都译了出来,但读起来较为别扭,如“这背井离乡的巴勒斯坦人”“促成了这次停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汉语的表达里,并不会刻意使用诸多定冠词。考虑到定冠词后的名词所传达的意思较为清楚,以省略定冠词的译法来处理,在修改后发现,句子并不存在歧义,也较为简洁明晰。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对英语中的指示照应采用省略的翻译手段来处理。

(二)替代

替代是指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出现的词语”(Halliday & Hasan:《英语的衔接》,1996)。

例1 The Quran says the deceased must be buried quickly,and it was impossible for me to get a permit to cross the border in time to be there for them.Even in death we are separated from our beloved ones.(马哈茂德:《世界历代政变评述》,2011)

译文1:《古兰经》上说去世的人要尽快入土,而我不可能即时得到许可,去看她们最后一眼。在她们去世时,我们仍然和深爱的人是分开的。

译文2:《古兰经》上说去世的人要尽快入土为安,而我却无法及时得到许可到边境那边去参加孩子们的葬礼。在亲人去世之时,我们仍然是天人相隔。

分析:源语文本中有ones,这是一个典型的替代词,替代的是:beloved children,而如果按照译文1,直接译成“最爱的人”,并没有清楚地交代“ones”具体指的是谁,因此,在译文2中,稍作调整,指明是“我的孩子”,再强调是和亲人们“天人相隔”,这种深沉的父爱、满腔的遗憾之情在笔下流露,感染读者。

例2 “Bessan,Bessan,where are you?Tell me where you are so I can help you.”Tell me where you are so I can help you.“But she was now dead,along with Mayar.So was Aya and so was Noor.(马哈茂德:《世界历代政变评述》,2011)

译文1:贝森,贝森,你在哪儿呢?你在哪儿,我来救你。”但是她已经死了,玛雅死了,阿亚也死了,诺尔也死了。

译文2:“贝森,贝森,你在哪儿?告诉我你在哪儿,我来救你。”但这时她已经死了,玛雅、阿亚和诺尔也一样,全都遇难了。

分析:英文源语里“so was Aya and so was Noor”主要替代了“died”这个事实,如果我们不将这些替代性的表达弄明白具体所指,在表达时就很容易陷入概念模糊不清的状况。而在原句里出现了两次“so”,如翻译成“阿亚也死了,诺尔也死了”者读起来会有重复啰唆之嫌,因此,在译文2的修改中,将两者并列在一起,用一个“全都遇难了”进行替代概括,则更加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句子也更加简洁、明晰。

例3 I can’t tell you how extraordinary this was-it’s not some thing a news anchor ever does—to take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show.I was all the time wondering if this was the wrong thing to do at the same time as I was listening in abject horror to what he was saying.(《考试》,2013年第69期)

译文1:这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一般新闻主播都不会这么做——在节目时间切入电话。我一直在想,听伊泽丁说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恐惧,同时也在想还是否是一个错误。

译文2:在节目播出时间切入电话,这可以说是相当出格的,新闻主播一般都不会这么做。在接听伊泽丁电话的时候,我非常恐惧,也一直在想自己边播节目边接听电话是不是不妥。

分析:在英语源语中,“I can’t tell you how extraordinary this was”中的“this”以及“this was the wrong thing”中的“this”。第一个“this”,该词实际是替代了“to take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show”。而在汉语中,倾向于先将所替代的具体事宜指明。因此在译文2中,将“在节目播出时间切入电话”这一信息前置。第二个“this”,如按照译文1的翻译,译成“这样做”,读者会困惑于“这样做”到底是“哪样做”,因此在改进的译文2中,将“this”所替代的事情,再次点名,即“自己边播节目边接听电话”这一信息,避免读者产生歧义,也使行文简练流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