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的效果如何呢?
活动的事前传播大约吸引了150万人阅读。我们事先发布了“约YY女主播,来伏牛堂50万人线上发布会”的文案,该文案在我们自有平台上的阅读量是20多万,加上其他合作平台的传播,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在150万左右。
俞敏洪、罗振宇、董明珠、王小川等近100位嘉宾和50万观众参与了全过程。实际上,在发布会的中途很多观众又自动组建了新的微信群和分会场,我们猜测实际的微信直播人数将近60万人。
发布会结束后,我们发布了两篇文案,一篇是发布会演讲内容的文字稿,另一篇是关于本次发布会的总结。再加上就这个话题产生的讨论文章与媒体报道,我们大概搜集和统计了一下,有口径的阅读量在100万左右。
也就是说,伏牛堂市场部的四个平均年龄24岁的小朋友,用一周时间,没有花一分钱,组织了一场传播面在300万人左右的发布会。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
那么,举办这样一场发布会的来由是什么呢?
我们直接受启发于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人类简史》。他在书面提到,“绝大多数东西都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中”。比如说伏牛堂,这家公司在法律上被拟制为“法人”,但实际上它是不存在的,只是因为我们大家都认可它存在,所以它也可以承担权利和承担义务了。(www.daowen.com)
办发布会也一样啊!过去的发布会是办给媒体看的,用户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媒体的报道知道发布会的现场与实际情况。发布会的现场反而没那么重要,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百人参加的发布会,都叫办了发布会。
由此,我们开始推想,与其通过媒体传达信息,办一场有时空限制的发布会,不如面向用户,直接“开火”——在微信上办一场想象中的虚拟发布会。
我们也预估了一下抛开媒体自己干的结果:假设我们真的找到50万人,假设50万人的传播转化率是1%,那么就有5000人在直播过程中或者直播后转发本次发布会的消息。再假设平均每人的朋友圈有500人,这1%的转化率带来的二级传播会达到250万人,加上发布会直接覆盖的50万人,这次发布会的直接传播就是300万人(还没有考虑事前和事后的传播)。
300万人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三个优酷网大头条的平均阅读量,还相当于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的发行量。
算到这里,我们笃定了,就办一场这样的发布会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