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品牌时代进入了“人牌”时代。
过去大家都知道宝马,但没有人知道宝马的老总是谁。但今天很少有人不知道特斯拉的总裁艾伦·马斯克。
过去我们都用过诺基亚,但我们真的不知道诺基亚任意一任总裁的名字。但今天即使我们不用小米、不用苹果,也不会不知道雷军和乔布斯。
创始人成了品牌的人格化载体,走到了台前与消费者互动。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品牌人格化背后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吧!比如说我,1990年出生,目前还没有结婚。这意味着我对所有的家电产品是漠不关心且一无所知的。但今天你要问我中国最好的空调是什么品牌或者我结婚会买什么品牌的空调,你猜我的答案是什么?我一定告诉你买格力。
为啥会有这样的答案?你要知道,我从来不关心空调,也没有买过格力的产品,我也不看电视(意味着我看不到格力的广告)。那么我怎就会觉得格力空调是中国最好的?
道理很简单,我不知道格力空调如何,但我知道董明珠姐姐啊!我们一提到明珠姐姐,会怎么想呢?嗯,明珠姐姐是一个保守、严谨、一丝不苟的女人。那接着我会想啊,这样的一个女人,她做的空调咋样?那肯定也是严谨、保守、一丝不苟啊!
这样的性格特征放在人身上,或许褒贬不一,但放在空调身上,绝对是工业时代产品的典范!
我这样的新一代消费者认知品牌和产品的路径完全变了。在过去,我父亲买一台空调,一定是对比型号,仔细看性能和参数,直接感知产品,才会下结论。可我呢?我认知品牌的方式由认知产品本身过渡到了通过认知品牌创始人来理解产品。创始人成了消费者认知品牌的路径。那么,只要格力的空调买回来不是太不好用,哪怕只是达到60分的标准,我也会认可这个品牌。
创始人的禀赋决定了企业的禀赋:因为创始人是这样的,所以他做有些事情怎么做怎么成;但也正是因为创始人是这样的,有些事情他怎么做都不会成。
其实伏牛堂的人格化载体就是我。因为我喜欢做这件事情,所以创立了伏牛堂。整个伏牛堂其实也是我这个人的外在表现,这个品牌的气质、精神和我是统一的。我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来描述我为何喜欢做米粉。
拓展链接
我想,我还是喜欢当一个厨子
(1)我是一个金牛座。
我喜欢吃。
因为喜欢吃,所以喜欢下厨。
我把做饭理解成一门艺术。在调料、火候、摆盘的各式周旋中,我甚至能够悟出一种人生哲学。例如,我发现,再高超的厨艺也拼不过一流的原生态食材。这实质上启发了我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所以,我经常对我爸妈说,其实我不应该上大学,也不应该学法律。如果去了新东方烹饪学校,我一定会成为一代名厨。
这是基于我对自己的味觉分辨力和食材想象力的自信。
(2)厨房和写作是我真正的兴趣爱好,也自认为是天赋所在。我也一直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关系。
清代的袁枚写了本《随园食单》,记录了他一辈子的饮食心得。书里写道:“豆腐得味,远胜燕窝”,俨然从美食中读出了人生感悟与文章境界。
曾经做过一道菜,将一截筒子骨置于盘中,掏出骨髓,将其与豆腐混合,沿着骨筒口的方向铺陈开,名之为:“高山流水”。我自认为这道菜里面已经融进了我的情怀与节操。
如此,想明白了自己的天赋所在,其实现在看看做了卖米粉这样的一个选择也就不奇怪了。
理由极其简单:
第一,我是一个湖南常德人,米粉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我在北京,想吃粉吃不到。
吃不到对于一个吃货而言压根不是问题,那就自己开一家粉馆自己做自己吃吧!
(3)很多人问我,粉馆的师傅是哪里请的。
我说,我们没有师傅。我们的传承很简单,我学了米粉,传给了我的表弟周全,我的表弟传给了新加入的伙伴。现在我们传承了三代。
基本上,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碗粉就是我自己做的。
出名以后,很多人说我的粉好吃,也有很多人说我的粉不好吃。(www.daowen.com)
我曾经一度很心慌。但当我自己吃下自己做的粉时,我会重新坚定信念:所有的差评都是错的。
因为这碗粉能够感动我自己:是小时候六点半起床上学路上,拿着妈妈给的两块五毛钱去馆子里面吃到的味道。
就像一句我最近反复咂巴的话:“碗里的家乡”。
(4)但这碗粉卖着卖着,我开始发现事情越来越不简单。
不简单的是我们的团队从四个人变成了20多个人,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30多个人。
不简单的是我们的店面从一家变成了两家,还很有可能不久后变成三家。
不简单的是我自己还不是一个想法简单的人,每天有很多很多新的想法蹦跶出来,驱使着我饶有兴趣地去探索。
于是,麻烦来了,融资、团建、厨房、财务、运营、仓储、选址、新创意的实施、社会活动、写文章……太多太多的事情蜂拥而至,每一件事情都扯不清,搞不明白,简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5)越是此时,我越不能犯错。
因为,一群兄弟姐妹选择了相信我,和我一起去拥抱一个谁也不知道会在哪里的理想。
于是,我逼着自己搞明白两个问题:
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怎么做这件事情?
(6)徐小平老师问我,伏牛堂的终极愿景是什么。
我略带胆怯地说,我没有想过那么远。我现在只想做一碗湖南人喜欢、作为湖南人的自己所喜欢的米粉。
湖南老乡说我的粉好吃的时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说我的粉不好吃的时候,是我最耻辱的时候。
那一刻,我下意识地把他当作了人生导师,说了实话。而没有把他当作投资人,吹一些我自己都不大信的牛。
(7)但在那一刻,我自己却豁然开朗了。
我知道,吃才是我的原动力。米粉好不好吃是决定伏牛堂生还是死的问题。至于其他的东西,都是锦上添的花,雪里绝对送不来的炭。
失去了原动力的我,什么都不是,是那么的庸俗和浮华。
保持原动力的我,才能够让伏牛堂做出好吃的粉,才能够让一群兄弟姐妹们愿意和我闯一段未知的旅程,才能够在原动力之外产生源源不断的想法。
(8)曾面对一堆事务无从下手的我,现在想明白了,我重新回了厨房,每天和瓶瓶罐罐、烟熏火燎打交道。
我知道,我唯一需要保证的就是我能够做出我自己满意的粉,没有什么比这件事对我这样一个CEO更重要的了。
现在,每天我试吃七碗粉,只要有时间就回到厨房炒牛肉,给客人做粉,也给大家做饭。
心里变得踏实多了。
当大家说我做的员工餐好吃的时候,心里面开心极了。
于是我想,我还是喜欢做一个厨子。
很多人问我啥是互联网思维,这个一言半语我还真说不清楚。但我知道啥不是互联网思维:那就是今天一个企业的品牌还没有完成人格化,企业的创始人还不自动兼任企业部分公关和市场的角色,那很有可能这个企业就是一个传统企业。
还是格力的例子,很多人因为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的口水仗而将董姐姐理解为传统思维的代表。可我恰恰认为董姐姐是懂得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建设观的,因为她的各种言论,你会很容易将董姐姐表现出来的个人特质迁移到格力的产品上……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在无形之中认可了格力空调作为最优秀的空调企业的地位。相反的,我们可能从来不知道美的等企业的老总到底是谁。
我提供的一个技术观察角度就是,可以搜索百度指数中企业创始人的名字和企业名字,如果这两个关键词的百度指数走势一致,那就初步可以证明这个品牌是具有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建设观的。比如雷军说“Are you ok”的时候,就是小米百度指数高涨和受关注的时候;而雷军不受关注的时候,可能就是小米不受关注的时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