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策略

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策略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制变量分配数列,主要目的是要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研究总体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等,而频数和频率是反映数列分布特征的。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但习惯上用离散型变量的表示方法,即采用整数作为组限,并且采用重叠组限的形式。最后,根据确定的组数、组距与组限,可将40名同学的学习成绩编制成分配数列,见表3-18所示。

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策略

编制变量分配数列,主要目的是要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研究总体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等,而频数和频率是反映数列分布特征的。因此,变量数列编制的好与坏,关键要看其能否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即要看各组频数与频率的分配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变量数列的编制是较为复杂的。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例3-2】根据下面的资料编制变量数列。

某班40名同学某次数学成绩调查资料为:

68 72 84 56 70 51 86 93 95 73 78 82 87 86 64 75 78 74 74 77 85 82 63 74 79 80 97 78 92 71 71 84 86 75 76 68 75 76 82 66

这些数据资料是比较凌乱的,不能直接反映总体的特征,因此,我们需要对之加以整理,形成分配数列,以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

首先,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排列,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围。

51 56 63 64 66 68 68 70 71 71 71 72 73 74 74 74 75 75 75 76 76 77 78 78 78 79 80 82 82 82 84 84 85 86 86 86 87 90 93 95 97(www.daowen.com)

通过这样的排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认识:40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的:第一是其波动范围在51分至97分之间,差距为46分;第二是可以看出学习成绩大多数在70分至90分之间,偏低或者偏高的都好少。

其次,确定组数和组距。由于学生成绩的变动幅度较大,如果采用单项式分组,则组数过多,不足以反映总体中不同性质组成部分的分布特征,因此可以考虑用组距式分组,组数的确定要根据研究现象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学习成绩的分析主要从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以及优秀方面来考虑。这样可以将其分成五组。

组数确定后,再确定组距以及组限。成绩虽然是连续型变量。但习惯上用离散型变量的表示方法,即采用整数作为组限,并且采用重叠组限的形式。确定组限时,要注意,最低组的下限要小于或者等于最小变量值,最高组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

最后,根据确定的组数、组距与组限,可将40名同学的学习成绩编制成分配数列,见表3-18所示。

表3-18 某班4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分配数列

从表3-18这个分配数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40名同学的学习成绩是“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是符合学生学习成绩这一变化规律的,反映了总体的分布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