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企领域产权问题的探讨

国企领域产权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有体制把企业资产作为纯国家所有,目前虽然对自有资金实行分账管理,但是并未明确其产权归属。企业自有资金形成的资产产权模糊,已成为目前承包制和租赁制企业缺乏积累和投资冲动、行为短期化的重要原因。当前在实行两权分离、强化企业经营权的改革中,出现了国家财产被削弱和分解的情况。

国企领域产权问题的探讨

几年来国营企业的改革,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借助赋予企业的责、权、利的各种改革措施,使企业自身的利益、权力有所增强,企业的具体财产关系与利益结构发生变化和重组。但是企业的财产关系尚未理顺,归属于企业的产权、产益、产责尚未划清(即产权模糊),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财产结构尚未形成,它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资产表现为直接的国有财产,即既是国家所有,又是国家直接支配与经营。为发达的商品经济所需要的、把资产作为相对的经营财产归企业直接支配和处置的财产结构与关系尚未组建起来。

第二,国有财产的责任主体模糊不清。除了企业的直接主管部门具有财产所有者身份而外,各种国家管理机构(包括计划、财务税务、劳动、价格,等等)都以所有者身份向企业征取收益,实行各种各样的“摊派”“切一刀”。这种产权模糊,正是对企业实行任意的和无限制的行政干预的重要原因。(www.daowen.com)

第三,在承包制、租赁制中,承包或承租企业面对着企业用自有资金或经营者个人资金进行生产投资形成的资产的归属与权益界定的问题。原有体制把企业资产(包括自有资金形成的财产)作为纯国家所有,目前虽然对自有资金实行分账管理,但是并未明确其产权归属。企业自有资金形成的资产产权模糊,已成为目前承包制和租赁制企业缺乏积累和投资冲动、行为短期化的重要原因。第四,正在蓬勃发展的经济联合化,特别是当前发展势头甚旺的企业间相互投资、参股,也遇到了如何确定隶属关系各不相同的投资者的权益问题。财产关系的不清,业已成为企业相互投资和企业经济联合向更成熟更紧密的形式——真正的公司——发展的障碍。第五,产权包括国有财产的维护问题。当前在实行两权分离、强化企业经营权的改革中,出现了国家财产被削弱和分解的情况。在承包经营责任制中,由于一对一的谈判,以及基数难以定准等原因,国家利益受损的情况经常发生。因而,国家所有权的维护,也是产权构建的一个必要内容。

可见,在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中,明确财产权限,落实财产权利,使国家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具有法律形式的产权而取得硬化的形式,从而形成一个完备的和稳定的企业财产结构,这是使企业拥有和发挥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相适应的各种功能的经济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