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关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并非始于现阶段,相反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便尝试从要素端和生产端两方面进行供给侧管理的革新[7],不同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为了增加产量,扩大产能,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现在更多的是解决供给无效、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但改革始终沿着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从政府干预调整到市场自主调节的基本逻辑演进。
这是因为一方面,供给侧管理本身以市场调节为前提。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对应的概念,二者在管理方式上也有显著的不同。供给侧管理思想以市场可以自动出清为前提,认为市场可以通过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最终实现供需平衡。它源于著名的萨伊定律,经济学家萨伊针对当时认为产品过剩是因为缺少货币的理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交易媒介,如果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一定是一种产品生产过多,或者另一种产品生产太少,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因为在有效的市场机制下供给会创造需求[8],所以萨伊极力主张经济自由,反对政府经济干预,并认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应从供给侧着眼。该理论提出以后引发了西方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变化,直到之后经济大萧条时期,凯恩斯提出的需求侧管理理论取代它成为西方经济理论的主导。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西方经济滞胀问题的暴露,加上当时普遍出现的对凯恩斯“大政府”理论的批判[9],重视市场作用的供给侧管理理论重新得到认同。当时供给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吉尔德等人在原萨伊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美国里根、英国撒切尔夫人等领导人采纳了这些措施,并在80年代初掀起了以“私有化”、利率市场化、税负降低等为重要表现的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管理由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该理论更为重视通过政府财政、货币等政策刺激来增加总需求,最终实现供需调节的目标,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它与供给侧管理的区别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如果某一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的情况,供给侧管理强调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需,降低产品价格,或者直接将落后企业、产品从市场中淘汰出去;而需求侧则强调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使需求量能迎合供给,最终消化掉过剩的产能、积压的产品,实现供需调节。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重视需求侧管理,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也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的共识,这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尤为明显,当年的4万亿元投资以及之后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从经济总需求方面进行宏观调控。不可否认,这些调控措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使我国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时期仍然能保持稳定的高增长率。但是过度注重政府投资、经济政策刺激也出现了负面影响,并且导致其成效不再显著,例如2014年之前的需求侧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我国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进一步扩大,企业负担日益加重。[10]与此同时,我国在供给领域、生产领域日益暴露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品供需错配、杠杆率高等问题[11],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管理的重心开始从需求转移到供给,而供给侧的管理正是以市场为主导。(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从政府干预经济到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配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正是自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30多年来逐步正视并践行市场竞争的结果。[12]尤其是在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式建立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进行生产端和要素端的改革,将国有企业以及以往由政府掌控的行业领域推向市场,积极引入竞争,并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予以保障。这些改革举措为现今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验证了竞争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结论。[13]
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从学说理论,还是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都应是其基本逻辑,而用供给管理政策替代长期实行的需求管理政策也标志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