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与外币业务汇兑损益不完全相同。外币业务汇兑损益是在交易过程中,或者是在期末采用现行汇率对外币项目进行折算中产生的,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则是由于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以编报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而产生的。前者既可能是已实现损益,也可能是未实现损益,而后者则属于未实现损益。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时,由于各项目采用不同汇率进行折算,从而产生了折算差额。折算差额的大小,取决于所选用的折算方法、汇率变动的方向和程序、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的比例等因素。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有不同选择。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递延处理,二是计入当期损益。
在递延处理的情况下,将折算差额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该种观点认为,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只是将以外币表示的资产、负债项目用另一种货币等值反映所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损益其实质并非企业真实的收益或损失,而只是以不同币别对资产、负债项目重新计量过程中产生的调整数额,而且本期折算差额会因下期折算差额而发生抵补变化,如果将其作为实现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将导致对企业盈利情况的误导。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是基于对汇率变动影响的一致认识:既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因汇率不同而产生出来的未实现汇兑损益,则外币交易中,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汇兑损益两部分内容都属汇兑损益,其处理也应保持一致。该种观点认为,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所承受的汇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将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才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其不足之处在于,将折算差额反映在损益中,将未实现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报表的误解。(www.daowen.com)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对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也有一些变通方法。如,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计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以递延,计入所有者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