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塑乡村美丽容颜

重塑乡村美丽容颜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总体和本质上考察,美丽乡村不应止于外表,关键在其内涵。“美丽乡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美丽乡村不仅强调乡村外部环境美,更重视农村社会的内在美。“美丽乡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繁荣乡村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

重塑乡村美丽容颜

作为新概念的美丽乡村,目前尚无确切定义,相信会在推进中逐步完善。从总体和本质上考察,美丽乡村不应止于外表,关键在其内涵。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乡村!奢靡浪费又污染严重,更不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至少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既环境秀美又富裕文明,既可持续发展又生态良好,既传承中华传统又显示现代风貌,既展现民族文化又接轨世界品格!这样的乡村,体现了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要求!这样的乡村,符合人们对美丽乡村的期盼!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工程,涉及许多领域和诸多基础建设。

“美丽乡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美丽乡村不仅强调乡村外部环境美,更重视农村社会的内在美。乡村的“美丽”不仅要在客观物质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精神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也要全面展现。“美丽乡村”不仅要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还要大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的全面建设,目标是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是集农村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于一体的巨大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关乎千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

基于以上五个层次的“美”,美丽乡村应包括:生活美好、生产发展、文化传承、村庄和谐、生态可持续。“生活美好”是美丽乡村构成的基本条件;“生产发展”是美丽乡村的经济支撑;“文化传承”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支柱;“村庄和谐”是美丽乡村的精神文明;“生态可持续”是美丽乡村的核心本质。美丽乡村建设也可包括构建美丽乡村之“生活美”“生态美”“生产美”“文化美”四个方面。

“美丽乡村”是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秀美之村;是家家能生产、户户能经营、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的富裕之村;是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特色鲜明的魅力之村;是功能完善、服务优良、保障坚实的幸福之村;是创新创造、管理民主、体制优越的活力之村。“美丽乡村”建设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美丽乡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繁荣乡村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www.daowen.com)

延伸阅读

2014年2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美丽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技教育司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十大创建模式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和高效农业型。每种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2015年3月29日,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加纳、埃塞俄比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参会。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科技信息化高峰论坛、“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建设项目推介洽谈签约仪式、美丽乡村建设新常态与智慧农民培养论坛、“留住美丽田园乡村旅游发展论坛、乡村梦想——2015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美丽乡村建设与通用航空产业论坛等多项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