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管固废,严禁洋垃圾入境,坚决遏制危废非法转移、倾倒、填埋案件高发势头。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强化环境司法联动,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三是大力引入PPP模式,推动生态环境建设高质量。

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以天蓝地绿水清为目标,下决心解决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要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目标,全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要把各类园区的循环改造作为重中之重。要以宁静和谐美丽为目标,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把控好生态安全底线,深化生态环保制度综合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持续深化“263”专项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抓紧编制《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紧扣PM2. 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升级工业污染治理措施,启动钢铁、焦化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燃气锅炉脱硝设施建设;升级燃煤污染治理措施,扩大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锅炉整治淘汰范围;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南京、苏州率先实现电动公交全覆盖;升级面源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扬尘控制责任制,大力推行“绿色施工”,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水平,加强港口码头及物料堆场扬尘防治;升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措施,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治理工程,加强餐饮油烟以及汽车维修等重点行业治理;升级应急管控措施,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调整预警启动门槛,完善预警响应模式,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水污染防治方面。按照“保好水、治污水、供优水”的系统治水要求,着力打好水源地隐患歼灭战、劣Ⅴ类水体歼灭战、黑臭水体歼灭战“三场歼灭战”,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更好地彰显水韵江苏的优势和特色。加快完成县级以上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确保广大群众饮水安全。率先消除国考省考断面劣Ⅴ类水。基本消除设区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尽快完成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详查。严格落实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动机制,严控土壤环境风险,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严管固废,严禁洋垃圾入境,坚决遏制危废非法转移、倾倒、填埋案件高发势头。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解决好“垃圾围城”“垃圾下乡”问题。

加强环境监察执法硬仗。以严格的环境监察执法为保障,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强化环境司法联动,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深入开展重点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全面推行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坚决防止发生大的突发环境事件,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二、加快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一是要完善以“产业准入、区域准入”为核心的最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建立环境质量和污染总量“双控”机制。保护好生态环境,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作出系统规范,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严把环保准入门槛,严守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围绕生态打造产业链,推进生态经济化、产业绿色化。推动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园区。推广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环保产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是健全生态治理体系。完善市、县、园区、镇村网格化监管体系,把环境监管向最基层延伸。实施企业排污许可证管理,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差别化环境政策,督促企业把环保责任落到实处。强化环境污染有奖举报,逐步构建全域覆盖、全民行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是大力引入PPP模式,推动生态环境建设高质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文明项目建设,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的新方式。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由专业化公司建设运行,实现污水处理、垃圾转运、饮水安全工程等民生工程的长效运行。

三、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017年2月,江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在农业绿色开发、水生态保护修复、强化产地环境与治理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为江苏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高质量再添务实举措。

一是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是要教育引导农民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坚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江苏乡村构建起绿色产业链、价值链。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逐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调整,全面推进生态化养殖,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四、推动淮海经济区生态合作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增长极

一是尽早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强化生态共建,拓展绿色发展合作空间。淮海经济区是国内最早提出的跨省经济合作区域,这一区域产业结构偏重、跨省际河流众多河流系统治理难,要尽早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是要积极推动淮海经济区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优化分工布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充分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打造淮海经济区名山大川游、历史文化游、名人古迹游、红色文化游等品牌,实现绿色发展和富民增收。支持苏鲁豫皖四省相关城市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交通运输枢纽、健康医疗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加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产业横向交流合作和资源共建共享,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绿色经济成为区域发展新动力。(www.daowen.com)

五、完善“共商共治共享”机制,逐步实现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共同治理

一是制定长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与修复方面的协同法,在国家层面建设强有力的推进一体化的协调机构,尤其强化长三角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全流域的水土林气等生态资源的统一调度平台。太湖流域治理,就要上海、江苏、浙江共同行动。强化经济发展、政策法规、机制体制、治理保护和科技合作等方面的一体化,打破区域内“各自为政”的状况,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现实状况,统筹谋划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同时,各地在进行地方性环境立法前,应充分征询相互意见,避免地方性法规相互冲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改革,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共抓、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

二是江苏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加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交流合作,建立区域联动机制,推动普及绿色发展。在长江大保护方面,将以河长制、湖长制为统领,做好控源截污,强化源头治理,整治水环境,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在流域实施水系沟通、调水引流工程,在湖泊实施退圩还湖、生态清淤工程。具体在长江大保护上,管控好水源地风险,确保沿江供水安全。管控入河排污口,确保水功能区达标。管控生态空间,确保长江资源永续利用。

三是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良好生态的受益人要向地处偏远、环境较好、发展较慢的地方支付更多费用。一些山、江、河、湖跨省市分布,随着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环境同步性不断增强,必须突出源头防控、强化管控措施、优化协作机制,共同呵护碧水蓝天。要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对违规排污、破坏生态的,包括对别的地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法律都应给予严厉制裁。同时要加快形成跨省区的大生态补偿制度。

六、实施清洁能源替代,以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推动污染防治

一是要积极引导并推动终端用能领域的煤改电、油改电。电能替代能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生产,要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推进电能替代,在采暖领域,针对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城区、郊区、农村推广使用蓄热式电锅炉、蓄热式电暖器等替代分散燃煤设施;在建材企业集聚区,规模化推广电弧炉、电窑炉,实现产业升级与节能减排;在粮食烘干、畜禽养殖、蔬菜脱水、花卉养殖等行业推广电保温、电制氧、电加工等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使用电动汽车、港口岸电、机场桥载设备。

电能替代涉及面广,需要多方密切配合。电力监管部门要完善电力市场建设,拓展直接交易规模,为电能替代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电网企业要简化程序、主动服务,加大推广力度,及时做好电能替代项目配套电网建设改造与电网接入工作。

二是大力发展和使用新能源。在江苏竞争力较强的太阳能发电领域,要稳步推进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积极推动各地方县市建设风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与农业设施相结合等不同方式和形态的集中式光伏电站。要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规模指标。积极开展光伏扶贫实践,探索光伏扶贫开发模式,鼓励开发企业与当地经济薄弱村开展合作。

三是持续扩大江苏天然气消费。2016年江苏天然气已覆盖全省70%以上县区,总消费量达217亿立方米,居全国之首。虽然燃气电价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但江苏发电用气占天然气消费量37. 6%。江苏一方面要对煤电的环境外部性予以税收调整,并设计实施支付转移机制,解决地方政府对于燃气电厂上网补贴的可持续性问题;另一方面,天然气发电的供需机制要尽快市场化,通过跨区配置、跨品种配置、大用户直购、净电量计量等手段的多管齐下,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索飞:《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安徽大学,2017年。

[2]杨煜、张宗庆:《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3]李凤梅:《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24期。

[4]张家宏、何榕、朱凌宇等:《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促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第5期。

[5]谢海燕:《建立环保倒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2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