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

如何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久前公布的《江苏发展高质量指标体系》中,设有一级指标“文化高质量发展指标”。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是若干相关子体系的系统集成。

如何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

江苏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面临深化改革和解放思想两大机遇,也面临几大挑战,即高标准、高水平的内涵提升;系统化、体系化的业态整合;由大变强、优胜劣汰的行业竞争。文化发展的高质量,区别于底线层面的基础性发展要求和文化领域的日常工作要求。

江苏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专门系统谋划,综合遴选文化领域各行业相关行动方案中的着重点和突破点,凝练出政府进行战略引领、总体掌控、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的一套抓手。因此,建立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非常必要。

一、推进文化发展的高质量,需要对文化质量现状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梳理

从江苏省文化领域各部门及行业的若干“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工作方案”中发现,存在着“聚焦不够清晰、层次不够分明”的现象。我们认为,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当做出这样三个方面的基本研判:一是“新定位”,即在全国范围内,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水平究竟如何?二是“新坐标”,即哪些地区性优势和竞争性优势有待进一步拔高?哪些低质量的方面急需补齐弱项短板?哪些有高质量潜力的发展空间有待大力拓展?三是“走在前列”,即哪些方面应当继续确保留在前列?哪些方面需要加大努力迈进前列?哪些方面曾经处于前列而今已经落后?

其次,目前各文化部门或文化单位对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目标及其主要任务安排,因为缺少可以公允的标准,导致或者只能和自己原先水平比增量,或者与他人没有的项目比增项,或者说,要么设计了一些新的文化方式,要么设计了一些对原有项目的数量增加量,往往缺乏赋予它们应有的高质量的功能性,也缺乏某一高质量的数量等级判定。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都对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各省份都在纷纷应对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性挑战,但是,究竟达到什么水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水平?这个衡量标准尚不明确。因此,对江苏现有文化发展质量进行一次科学界定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提供对标、规范、协调、监测、评价和引导等重要功能的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以此为根据进行对标梳理,系统形成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现状、基本问题和基本方向等准确判断。

二、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端站位的规划布局和科学精准的系统设计

目前不少文化单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中,普遍存在“内涵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现象。不久前公布的《江苏发展高质量指标体系》中,设有一级指标“文化高质量发展指标”。其二级指标包括“社会文明测评指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和全面综合阅读率”等5项。应当说,这些指标还停留在基本面上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高质量指标,它们的涵盖面也存在较大局限性和片面性。有不少部门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的工作方案中,含有较大篇幅的一般性工作内容。与上述指标体系相比,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工作、比较优势和未来走向等,是一个比基本指标体系更科学、更精准、更清晰的高水准质量体系。

目前,国家文化发展质量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是文化部颁布的《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然后陆续出台了各文化行业标准,比如《古籍定级标准》《演出场馆电声系统工程规范》《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等。这些标准是一些确保基本面的底线标准或常态工作规范。我们认为,文化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指文化发展要比正在执行的行业规范做得好一些、进一步就可以了,仅仅定性方面做了一些项目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形成高端目标定量。在现实工作中,不同文化行业制定的不同标准,已不断呈现阶段性、层级化等明显特点。若干文化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等,更多呈现为一些在某一段时期要实现的保障性、基本面、基础性的底线标准。应当承认,不少底线标准实际上达不到高质量标准要求。因为常规工作有其相应的规范标准要求,那么,高质量发展就不能是面面俱到、样样兼顾,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质量提升”,也不是指将基础性工作做得更好一点。高质量发展是一种重点推进发展,是一种向高端标准的提升,更是一种系统性统筹推进,是去拼高端水平、竞争力水平甚至高峰冲刺水平。因此,高质量发展主要是内涵式发展、创新式发展、优势发展和精特强发展。仅仅做得比现在好一点或增添一些新项目新建设,这还算不上高质量。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高端水平、竞争力水平甚至冲刺水平上的发展,它应当明确提出“要做好到一个什么程度”这样的高要求。因此,不仅需要对文化领域的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目标及其高质量程度进行精准量化,为以后的精准投入提供基础,更需要以战略高度和全局视角,切实开展针对性的科学规划、重点推动及动态监测等工作安排。因此,建立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是开展全省文化领域高端目标集群规划、优质资源科学布局及安排实践路径和工作步骤等的有效对策之一。

三、文化高质量体系,需要形成相关子体系的系统集成(www.daowen.com)

目前,全省文化领域各部门单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分别形成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的工作方案。在充分肯定这些方案的同时,我们发现在全省统筹谋划方面还存在“体系不够规范,配套不够系统”的现象,其中对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安排,大都采取一般性工作计划的方式,其目标体系与直接影响“如何高质量”的政策体系、统计体系、标准体系和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等之间,关联度不够密切、对应性不够精准、操作性不够具体。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是若干相关子体系的系统集成。这些子体系主要包括聚焦于“如何高质量”的一系列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和统计体系,还包括与之一一对应的标准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等。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形成多种统计方式,运行了若干层面的考核办法,等等,这些需要放在“如何高质量”的视域下,重新遴选其中适用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内容,若有缺项甚至还需要专门设立。针对“高质量发展”的上述若干体系,应当与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中的高质量发展任务一一对应匹配。

四、形成“精准对标”与“系统推进”相结合的江苏模式特色

至今,其他先进省市对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分别表现出“品牌引领、专题突破、跨界创新、标准先行、优势发展、重点提升、错位发展”等基本取向特点。现简要列举如下:(1)上海,强调品牌引领、凸显发展优势。2018年4月出台《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打造“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努力彰显功能优势、增创先发优势、打造品牌优势、厚植人才优势。在打造四大品牌的具体任务中,实际上夹带了《上海市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的许多常规内容。但是,专门针对文化高质量发展尚未发现专门方案。(2)四川,强调问题意识。这次高质量发展专题突破几大问题:一是艺术创作有高原、无高峰,二是文化遗产保护,三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四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五是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的文化自觉,让文化真正被喊在嘴上、摆上议程、抓在手上,六是人才队伍“大而不强”。(3)北京,强调跨界创新。这次文化高质量发展,北京突出以文化为基因,以创意为翅膀,让文化加上各种创新发展的元素,融合互联网、新媒体、高科技等手段,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现代、高科技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既拓宽了文化产业的覆盖面与内涵深度,又增加了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然而,尽管“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电商”“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呈现出文化创客们的活力,展示了创意的魅力,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这些都还不是文化内涵提升和打造竞争力。(4)广东,强调标准先行。提出打造“质量广东”,除了总体发展水平领先全国外,还要求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质量领域改革创新和“四大质量(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领先全国,因此强调通过改革创新调整和制定新的标准体系。然而,广东省政府政策研究室2018年2月关于广东高质量发展专题的报告中,却没有提及文化高质量发展。(5)浙江,强调优势发展。浙江十五年前开始实施“八八战略”,内容包括体制机制优势、区位优势、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城乡协调优势、生态优势、山海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人文优势。面对当前的高质量发展,浙江依然以“八八战略”为基本推动,将文化高质量发展贯穿其中。在另一份报道中,浙江省政协也只是提及任何通过都在“之江文化”带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除上述主要省市外,其他省市还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索了重点提升或错位发展等推进模式。然而我们发现,其他省市至今尚未专门针对文化发展高质量形成独立完整的推进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市积极贯彻省委加强对标意识的要求,各区各部门于2018年4月完成各自的对标方案。尽管这些对标目标及其相关工作尚未跳出基础性工作的旧框架,却在对标方向和联动方式方面为建立江苏文化高质量体系做出有价值的探索。

凸显“江苏贡献”需要形成“江苏模式”。鉴于上述省市尚未专门针对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推进方案,建议江苏运用系统思维,选择“以强带弱,整体推进”的方式,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综合性的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针对文化高质量发展实施“精准对标”与“立体联动”模式,由此形成在文化高质量发展方面一项特色鲜明的“江苏贡献”。

五、构建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有利于处理好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共同参与的关系。建立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应当强调“政府主导”原则,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导向。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也需要分清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者责任,善于利用市场力量,根据国家需要和文化行业发展需要,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制定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二是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建立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需要将标准化工作的普遍原则与文化行业竞争的特殊情况相结合,需要将发达国家普遍经验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突出中国特色和江苏亮点。三是处理好重点支持和需求导向的关系。我国文化发展质量的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因此,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重点支持项目,必须紧密结合未来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基础工作、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等,分别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省政府综合协调。因此建议成立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工作委员会并形成相关协调机制。同时建议成立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有效开展各类文化高质量发展问题的专题剖析,提出可操作解决方案,开展专项质量提升、评估及考核等指导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