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高质量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主要宗旨,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根本要求,以体制创新为主要手段,最终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全面改善。
一、农村建设高质量的基本内涵
与城市建设相比,农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农村建设高质量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生活条件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从建设内容上看,农村建设高质量包括农村基础设施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农民居住条件建设高质量等多个方面;从建设要求上看,农村建设高质量包括农村建设的高品质、城乡建设的均等化等。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生产发展及农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产品的各种设施的总称。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几个层次: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物流;生活性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水、电、燃气、新能源、商超、互联网;发展性基础设施,如学校、医院、休闲娱乐设施;生态性基础设施,如水库、河道、森林保护、水资源治理、污水排放、空气治理等。
(2)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农村公共服务就是政府向农村和农民提供教育、健康、养老、文化娱乐等公共产品和服务。公共服务高质量就是要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为农村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渠道,简化公共服务程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逐步建立统一、公平、公开透明的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3)农村居住条件建设高质量。农村居住条件包括农民的住房、生活设施和居住环境等。居住条件高质量就是不仅把房子建好,更要完善水、电、气、路、网络、雨污管网等的配套;不仅生活的硬环境好,还要提高软环境,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不仅住得进去,还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群众有收入来源,留得下来,既住上好房子,又过上好日子。
二、农村建设高质量的重大意义
农村建设高质量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两聚一高”新实践在“三农”工作上的有效抓手,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作为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新载体,对江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村建设高质量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建设高质量与农村经济繁荣相辅相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也是拉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一是农村建设高质量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生产组织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农村建设高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推进农村建设高质量,积极探索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又有利于稳定和提升各级财政对农村建设发展的投入支持,进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建设的发展后劲和动力。农村高质量建设要服务农村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将农村建设与农村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组合开发。
(2)农村建设高质量是建设社会文明的需要。农村建设高质量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改善农村出行环境,提升农村整体品质,进一步保障农村居民共享普惠服务。一是农村建设高质量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建设应充分结合江苏各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尊重和挖掘乡俗、乡风、乡史,探索农村建设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丰富农村建设文化内涵,展示江苏特色乡韵文化,为农村社会文明建设做贡献。二是农村建设高质量促进城乡文明的融合。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和城乡客运的发展打破了农村封闭、落后的束缚,带来了城市文明新风尚和不同地区之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交流及融合。高质量的农村建设,对城镇格局和人口集聚具有引导和服务作用,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农村建设高质量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坚持把农村建设高质量作为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高质量服务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一是以环境承载力为准绳划定农村建设发展红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这就要求在推进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村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全面打造生态绿色农村路,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建设高质量过程中,必须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一旦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二是以加快发展绿色建设为重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原则,从设计与标准入手,建立健全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沟通协调服务机制,统筹制定农村建设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方案。
(4)农村建设高质量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走江苏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一是农村建设高质量促进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在农村供应链中,农村交通是连接供应链的重要枢纽,是农村物流业的重要基础和依托载体。让农产品更加便捷地运出田间地头,有效地降低农村物流成本,让老百姓获得更实际、更直接的发展利益,是推进交通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整合交通、邮政、商贸、供销等物流资源,培育农村物流服务主体,创新农村物流模式,从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农村建设高质量支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始终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为民实事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措并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三是农村建设高质量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农村建设高质量要始终坚持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出发点及落脚点,让农村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普惠于民,有力地践行“执政为民”的宗旨,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三、农村建设高质量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公共服务得到加强,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建设已经由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从有到优的新发展阶段。下面以2017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苏在农村建设高质量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1.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抓手,将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
(1)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已经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行政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17年底,江苏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 2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89. 5%,农村公路网面积密度和高等级公路比重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农村公路面积密度达到138公里/百平方公里,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为28. 98%。基本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公路。行政村通客运班车比例达到100%,镇村公交通达率达到72. 4%。
(2)农村能源、通讯快速发展。农村能源、通讯、网络建设有了明显进步。2016年末,100%的村通电,14. 2%的村通天然气,100%的村通电话,99. 7%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99. 3%的村通宽带互联网,37. 4%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www.daowen.com)
表14-1 2016年江苏省行政村能源、通信设施 单位:%
(3)农村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2016年末,江苏99. 6%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98. 6%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98. 9%的村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36. 5%的村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94. 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
表14-2 2016年江苏乡镇、村卫生处理设施 单位:%
2.农村公共服务不断提高
把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初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文化教育快速发展。农村文化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2016年末,江苏99. 8%的乡镇有幼儿园、托儿所,99. 5%的乡镇有小学,99. 6%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44. 1%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49. 8%的乡镇有体育场馆,89. 6%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
表14-3 2016年农村文化教育设施 单位:%
(2)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2016年末,江苏99. 9%的乡镇有医疗卫生机构,99. 9%的乡镇有执业(助理)医师,98. 2%的乡镇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3. 5%的乡镇有本级政府创办的敬老院。
表14-4 2016年江苏乡镇、村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 单位:%
(3)市场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商品市场、专业市场建设快速推进,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方便农民生活的重要举措。2016年末,96. 8%的乡镇有商品交易市场,62. 8%的乡镇有以粮油、蔬菜、水果为主的专业市场,17. 0%的乡镇有以畜禽为主的专业市场,17. 6%的乡镇有以水产为主的专业市场。73. 9%的村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 1%的村开展旅游接待服务,45. 6%的村有营业执照的餐馆。
表14-5 2016年江苏乡镇、村市场 单位:%
3.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江苏农民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1)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住房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2016年末,99. 8%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拥有1处住房的907. 68万户,占77. 7%;拥有2处住房的239. 49万户,占20. 5%;拥有3处及以上住房的18. 9万户,占1. 6%;拥有商品房的209. 38万户,占17. 9%。农户住房主要为砖混和砖(石)木结构。住房为砖混结构的803. 61万户,占68. 8%;砖(石)木结构的206. 54万户,占17. 7%;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54. 36万户,占13. 2%;竹草土坯结构的1. 17万户,占0. 1%;其他结构的2. 79万户,占0. 2%。
表14-6 2016年江苏住房数量与结构构成 单位:%、万户
(2)主要生活能源实现电气化。农村生活能源已由传统的柴草为主转变为电气化为主。农民做饭取暖使用的能源中,主要使用电的841. 39万户,占72. 0%;主要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1016. 05万户,占87. 0%;主要使用柴草的309. 54万户,占26. 5%;主要使用煤的5. 76万户,占0. 5%;主要使用沼气的2. 07万户,占0. 2%;主要使用太阳能的3. 45万户,占0. 3%;使用其他能源的0. 82万户,占0. 1%。
表14-7 2016年江苏主要生活能源构成 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