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点与策略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点与策略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要结合国内发展需求和国际大环境下的现实条件,实事求是制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进而提出可行对策。因此,今后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要解决好以下两大问题。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点与策略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要结合国内发展需求和国际大环境下的现实条件,实事求是制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进而提出可行对策。

一、发展方向和重点

当前国际经贸局势对江苏省今后利用外资的影响是与产业结构和资本质量直接相关的,即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贸易类别的外资更容易转移到成本低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则可能将加速进入,这种趋势将有利于江苏提升外资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走出去”战略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目前,本土企业旨在获取高新技术的“走出去”,正受到美国火力全开的阻击,欧日等国也有可能跟风阻挠;2019年及未来若干年,“走出去”获取先进技术的道路肯定会变窄,从而倒逼本土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动力和力度。中长期看,本土企业旨在输出过剩产能的“走出去”,也将会日益受到亚非拉地区东道国政局变化、无法偿还债务等问题的困扰。因此,今后本土企业要顺利地“走出去”,就必须更多进行商业利益考量。

因此,今后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要解决好以下两大问题。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壁垒,在转型中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二是借鉴自贸区先进经验在二次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新突破。

二、短期应对策略

为抵御贸易摩擦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无论是从保民生就业方面出发,还是从供给侧调结构方面来看,加速推进高水平开放型经济都已经刻不容缓。在此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关头,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开放型经济发展重心进一步转向质量发展。产业发展与布局必须考虑长远,有大局观,着重引导产业调整,服务企业兼并整合,不能过于计较短期收益损失。政府和相关主管机构对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扶至关重要。需进一步向地方“放权”,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进一步树立为企业、为居民服务的意识。不但对企业和居民要全面实施“一个窗口”一条龙服务、网上办公等便利化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而且各主管部门及联合办公室之间也要进一步职能对接,合理精简程序和流程,统筹安排对各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减少和避免重复的汇报及检查验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准。

3.加强政府及主管部门服务意识,便利相关咨询教育等服务,完善产业进入与退出机制。为受贸易战冲击的产业工人提供及时再就业培训和转岗帮助,为下岗职工及时提供困难补助;为转产企业提供便利资讯服务和技术及资金支持,引导和帮助企业尽快转产。同时,加速健全知识产权等保护机制,激励企业自主研发;引导和激励企业进行差异性精准定位,提升其产业链中的地位。支持企业在市场体制下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中长期发展任务

中长期以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和持续创新为核心任务。(www.daowen.com)

1.加速完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全省便利化。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及上海都市圈为中心,对接水陆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对接生活基础设施,对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使我们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实施更加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开放和引进高端制造业及高科技,增创江苏开放新优势。

2.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创新平台载体服务功能。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服务功能,以平台建设助推抱团出海,不断增加和完善“走出去”的金融、法律、咨询等配套服务和风险防控、预警服务。提高行业商会地位,整合国企驻外办事机构,使之有效发挥功能作用,成为企业和社会资本“走出去”的助力。

3.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速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接轨的体制与机制改革。率先清理整顿省内市场,清除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并且从各层面上加速推动和促进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积极建设和完善各类区域贸易与投资平台,帮助受贸易战冲击较大的企业开发有效的新市场。尤其是,我国自身就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应该是本土企业甚至是部分转型外贸企业的主攻方向,江苏需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打破壁垒、融通资金政策和其他配套措施,鼓励企业在扩大国内投资和调整产品结构,在丰富或满足国内多层次需求上多下功夫。

4.科学总结40年来开放经验,发扬好的传统,持续扩大优势。学习借鉴国内外自贸区、自由港先进创新经验,主动接受自贸区“溢出效应”,取长补短。结合江苏实际,积极探索,勇于突破,打造独具魅力的江苏开放品牌,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对外开放课题组:《中国对外开放40年》,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樊纲、马蔚华主编:《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

[3]门洪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1978—201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对外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5]桑百川:《新一轮对外开放:目标、布局与政策选择》,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6]朱梓烨、王高峰:《第三次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企业海外布局与风险管控》,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