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与路径对策

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与路径对策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们提出江苏应当从全球视野来确立新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即围绕智能经济、枢纽经济、绿色经济和创意经济这四大形态,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及创意设计产业。

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与路径对策

一、“四大形态”: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适应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江苏应当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目标,立足江苏现实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推动新经济既快又好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提出江苏应当从全球视野来确立新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即围绕智能经济、枢纽经济、绿色经济和创意经济这四大形态,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及创意设计产业。

(1)以智能经济为引领,加快发展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制造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智能制造是智能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具有良好的智能制造基础,应当主攻智能制造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是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的集成应用,提升重大成套装备集成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进而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为支撑,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发展“江苏智造”,最终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基于工艺流程升级的制造装备智能化和生产方式智能化,促进制造工艺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实现基于消费需求智能感知的制造模式变革。二是基于产品升级的制造产品智能化,使得产品具备自动存储数据、感知指令、与控制中心通信的能力。三是基于功能升级的设计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实现全生命周期制造活动智能化。四是基于链条升级的新兴智能制造业发展,如3D打印、工业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

(2)以枢纽经济为核心,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中心。枢纽经济作为流量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一种以交通或物流枢纽、金融或信息服务平台等要素资源集聚平台为载体,以聚流和辐射为特征,以科技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经济要素时空配置为手段,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和城市能级的经济新模式。发展枢纽经济,首要的是建立“虚实结合”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其中,“实”网络包括便捷和高效的公路、铁路航空、城际交通网络体系以及油气管道网络体系,“虚”网络则主要是指互联网、物联网和市场网等信息通信网络。

江苏区位优势优越,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陆路交通和长江经济带的水路交通优势,通过水陆通道无缝对接,实现水陆联运、海陆互动,打造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和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港口经济、高铁经济和空港经济。具体而言,就是通过高水平建设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及其区域一体化,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结算中心等生产性服务功能机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强对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控制、配置和整合能力。

(3)以绿色经济为支柱,加快发展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为重点的生态化产业,建设国际化的全球生态宜居示范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江苏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江苏应积极推动新能源利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实现向绿色经济转型。

一是加快清洁能源的储能和转化利用。加快推进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利用,积极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清洁能源受端城市和市场化示范基地。二是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制造。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推进能源、原材料等传统重化工业的集约化、清洁化和循环化;着力发展碳纤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等战略性新材料,加快建设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是加快推进宜居生活城乡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标准,贯彻节能、节水、节材的城乡设计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加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品开发利用,改造提升垃圾收集处理及利用产业,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餐饮等绿色业态,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4)以创意经济为补充,加快发展以创意设计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国际知名的全球创意设计产业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而加快发展创意设计,则对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品牌国际化,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全面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美国企业工业创意设计平均投入1美元,可以带动销售收入2500美元;年销售收入1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工业设计的投入产出比高达 1∶4000。许多国际知名制造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工业设计的贡献率超过50%。

江苏应当把创意设计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依托沿沪宁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园区等创意设计资源高度集中优势,促进工业设计、工程设计、软件设计、数字内容等产业的优势互补和产业协作。在建设沿江创意设计城市群和沿运河创意设计特色产业带的基础上,打造国际知名的全球创意设计产业基地。一是发展工业创意设计。以工业设计园为载体,促进工业企业与设计服务企业的对接合作,加快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和全国一流的工业设计中心。加快支持苏南等有条件地区构建3D打印、虚拟制造和设备共享等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根据各市资源基础和产业优势,选择性发展集成电路和电子设计产业集群、船舶和港口机械设计产业集群以及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文体用品设计产业集群。二是发展数字创意设计。加快推进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南京新城科技园中国游戏谷、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产业园、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一批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数字娱乐和动漫游戏产业集聚区。

二、“五新”: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1)以新技术为驱动,聚焦前沿技术,打破转化壁垒,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是技术创新,尤其是瞄准前沿、引领变革、替代传统的新技术。只有在关键领域上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强化在价值链上的主动权,遵循新技术驱动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是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围绕未来网络、现代通信、新材料、新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组织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突破产业前沿技术,培育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链。二是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聚焦培育形成下一代互联网、纳米科技、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碳材料、智能电网等一批辐射力强、带动力大、附加值高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构建与完善科技创业孵化平台体系,集成推进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产业化,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以新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新经济聚集区。顺应新经济发展大趋势,抓住新经济产业发展风口,突出先导性、支柱性和高端性,聚焦细分行业和领域,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方向,推动具有前瞻性先进技术和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并以高新技术装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比如,适应创意经济发展大趋势,新增加“数字创意产业”;适应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形成的巨大市场空间,将“海洋装备产业”拓展为“空天海洋装备产业”;适应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需求,将“智能电网产业”“新能源产业”整合提升为“新能源与能源互联网产业”。同时,围绕集群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经济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

一是坚持系统化思维,延伸拓宽产业链分工网络,提升新经济产业集群化水平。围绕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13个重点产业,提升集群化水平。二是坚持高端化思维,积极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推动新经济产业集群品牌化发展。按照“1+3”功能区战略布局,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为重点载体,推动省内全城一体化。同时对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鼓励企业跨市、跨省进行整合和并购,优化产业组织,合力打造几个世界级新经济产业集群品牌。三是坚持全球化思维,主动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升新经济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通过“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吸收和雇用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级人才,将全球创新人才、技术知识和智力成果为我所用,主动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推广本土产业集群品牌,全方位构筑新经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以新组织为主体,推动各类创新组织和创新企业迅速成长,培育扶持一批“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新组织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其高质量目标的有力保障。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新经济发展实践看,经济范式的转变在使生产模式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企业组织模式的变革,企业生产模式的变革客观上要求组织模式创新。“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新经济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标志。

首先是相关企业的筛选认定。从国家战略发展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出发,根据技术、模式等方面的领先性或稀缺性,通过召开研讨会、“海选”、发布“排行榜”等方式,在高科技领域的众多高成长性企业中遴选一批具有潜力的发展对象。比如,对“车置宝”“福佑卡车”“好享家”“通付盾”“思必驰”等江苏本土具有“独角兽”和“瞪羚”基因的企业,包括那些仍然处于萌芽状态的具有潜质的小微企业,给予重点关注与支持。然后是相关企业的培育扶持。根据不同企业的成长特点,在省级层面制定类似《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指导意见》的政策文件,在明确高成长性企业定义的基础上界定分类标准,建立企业遴选、审定、扶持等一整套政府支持机制,实施“一企一策”,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爆点”,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在土地(用房)、财税、融资、人才招引等方面以及从企业生长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上采取精准配套支持政策和服务。

(4)以新业态为引擎,积极实施“互联网+”,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融合。技术裂变催生的新业态创造了新需求,形成了新的发展引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普及,“互联网+”将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环节的分化融合、行业跨界整合,形成新型的企业、商业乃至产业的组织形态,互联网金融、精准医疗、互联网教育、IP经济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发展动力源泉。

一是在信息技术与工业化融合方面,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装备和产品中的融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利用“互联网+”推动信息化与研发设计、过程控制、经营管理的融合,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设计和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二是在信息技术与城镇化融合方面,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三网融合”。一方面,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一批专门的信息化软件提供商和信息化实施及监理机构,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类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还要结合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动漫、软件服务和电子娱乐等新兴产业,推进发展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拓展新兴消费。三是在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方面,加快农村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并以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为抓手,不断探索互联网商业发展新模式,全力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5)以新模式为支撑,依托“分享经济+平台经济”,为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生产力增长机制、运行规则的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的目的就是增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适应性。分享经济和平台经济都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整合多主体资源和关系,从而创造价值并使多主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数据表明,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均采用平台模式运行,全球最大100家企业中的60家,其主要收入模式来自平台模式。依托这两种新经济模式,可以通过资源系统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构建行业发展生态圈,为创新创业企业拓展渠道、降低风险等提供支撑。

因此,应当积极充分运用“互联网+”,创新发展共享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创新服务平台。比如,利用“互联网+科技服务”“互联网+商务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及“互联网+政务服务”,搭建共性技术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技术市场推介平台、投融资平台、品牌推广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标准化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此外,还需要在重点区域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建立“跨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区域性公共服务竞争力,吸引更多创业人才、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www.daowen.com)

三、推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对标国内外成功案例,加强新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新经济意味着发展理念、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制度环境的全新变革,必须充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体制机制。首先,要认真把握新时代,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和思考新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动力和机制,勇于改革创新,为新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其次,要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新经济发展经验。以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和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国内城市的成功案例为标杆,总结和学习其发展经验和做法,结合江苏基础条件,开创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新经济发展新路子。再次,要加强专项规划引导。省级层面要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新经济发展的意见及实施办法,构建一套新经济发展的统计考核体系,并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同时,根据新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来修订和完善规划,发挥规划对新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

(2)实施精准的产业政策,推动新经济发展的主体培育。围绕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新能源、节能环保、创意设计等重点产业领域,实施精准的产业政策,做优存量、做强增量,打造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首先,扩大市场准入。降低各类新经济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推动新经济领域有序开放,逐步放开外资准入限制,鼓励个人、企业、机构和社会资金以各种形式发展新经济企业,落实先照后证等企业登记注册的相关政策措施。给予众创空间以更多的政策优惠和执行权限,扶持和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其次,培育龙头企业。在各行业内选准一批产品特色明晰、竞争优势突出、外溢效应显著、辐射功能强大的核心企业,在政策上给予重点照顾,帮助其完善要素供给和产业链配套,促使其成长为行业的“独角兽”企业。再次,创建知名品牌。加强创意设计与其他新经济领域的融合,加强产品外观、内涵等创意设计,赋予品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建立品牌数据库,利用互联网和第三方服务机构,集中宣传推介一批有潜力的活动、企业和产品,打造一批江苏特色的新经济产品、企业和集群品牌。

(3)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强化新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坚持以创新需求和企业成长壮大为导向,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新经济领域和企业流动集聚,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丰厚土壤。一是在技术要素上,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实验室,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推进官产学研协同创新,努力在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在资本要素上,可通过设立技术研发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新经济天使基金和发展基金,为新经济企业的创业投资、技术研发、品牌运营等提供全过程融资服务。三是在人才要素上,出台新经济人才引进办法,鼓励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对新经济人才的引进使用。引进培育一批猎头公司,强化对新经济人才招引的市场化运作。依托省内雄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训资源,建立新经济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重点培养高层次研发、创新和应用人员。四是在信息要素上,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建设面向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数据、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整合现有公共数据资源,建立全省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围绕人才聚合财政资金、产业资本、技术、科研设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要素资源,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要素支撑。

(4)优化制度供给,完善新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发展新经济塑造新动能,需要政府不断完善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来推动。首先,要加强政府管理服务改革和创新。集中力量支持新经济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重大应用示范、标准规范制定和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加快推进综合性和专业领域的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其次,要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清理妨碍企业创新的制度规定和行业标准,简政放权,减少甚至免去项目审批环节。强化底线思维,制定新经济领域的产业负面清单,放宽新经济领域企业登记条件,提高新经济企业创业投资效率。再次,加强新经济领域的行业监管与法治保障。加强政府监管,建立以信用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动态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商标认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管理、企业并购等地方立法,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搭建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平台。加快建立依法保护多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

(5)加强创新创业引导,营造新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集聚创新创业资源的良好社会环境与氛围是新经济成长的沃土。一是要培养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充分尊重各类人才的社会贡献,培养出一批具有诚信意识、全球眼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技术专家团队。对新经济领域中有发展潜力和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和领军人才,进行广泛宣传和大力表彰。二是引导和鼓励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各类人才投身新经济领域,对新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进行宣传鼓励、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鼓励创业成功者做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使后续创业者能够借助其启动资金、资源网络和创业经验,加快实现从创业者到企业家的转变。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政府要大力倡导鼓励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价值取向,形成“创新—成功—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创业—失败—再创业”的创业文化,以及开放性、包容性、公平性和多样性的社会环境,让创新创业内化为城市的文化基因。另外,通过广泛的教育宣传和信用平台机制建设,提高社会的诚信度,为新经济企业成长提供一个开放、包容、诚信的人文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包海娟:《关于新经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杭州为例》,《杭州(周刊)》2016年第16期。

[2]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成委发〔2017〕32号),2017年11月30日。

[3]范锐平:《学习新思想发展新经济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先锋》2017年第11期。

[4]黄群慧:《“新经济”基本特征与企业管理变革方向》,《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5]姜天海:《北京:创新引领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科学新闻》2017年第5期。

[6]兰建平、江胜蓝、王倩:《新经济:信息技术驱动经济转型——以杭州为例》,《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7]李丽珍:《上海、苏州新经济发展经验及对宁波保税区的启示》,《宁波通讯》2017年第23期。

[8]石晓鹏、魏向杰、陶菊颍等:《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群众》2018年第4期。

[9]童晶:《新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开放导报》2018年第3期。

[10]吴志强:《美国新经济的表现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商论》2018年第28期。

[11]张敏敏、周长城:《新经济:概念辨析、发展动态与生活方式的变革》,《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12]张占斌、孙飞:《从成都新经济发展战略引发的思考和建议》,《先锋》2017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