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探析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探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产能的国际转移。江苏服务业的发展要适应全球产业技术革命的演变趋势,以服务业智慧化、制造业服务化导向延伸产业新链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探析

一、解放思想,以先进的发展理念统领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解放思想,以先进的发展理念统领江苏产业发展。建立更加合理的干部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合理竞争。科学合理设置干部考核评价指标,推动指标体系多元化,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总量又看质量,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综合考核产业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塑造“强市场、强服务、强治理”新优势,构建涵养江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雨林”。统筹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创新治理体系,形成创新力旺盛、具有高度自组织性的“创新热带雨林”,为江苏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实施减税,放松管制,支持民营资本更多进入传统垄断领域发展。要加快构建扶持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抵扣、贷款贴息、加速折旧等多种支持方式,对冲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房屋租金、物流成本等上升对制造业企业的冲击,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同时进一步放松管制,提高民营经济投资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此在政策和资源配置上要给民间投资平等的地位和待遇,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拓展民营经济进入制造业领域的新空间。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降低创业门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打好成本“组合拳”,全面减轻企业负担。重点围绕深化简政放权,加快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以减税为中心目的,将扶持“三农”的某些政策“移植”到中小企业方面,对中小企业“少取多予”。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产能的国际转移。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江苏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各类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加强全球产业合作,积极引导行业向外有序转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积极参与国外竞争,创造新的生产力,在全球市场释放新供给。

三、推动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借力工业互联网,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政策,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省内行业龙头企业与省内外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深度合作,重点打造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省内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发展。推动企业“上云”。着力实施“工业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星级上云企业、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动省内重点云平台服务商、云应用服务商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软件、设备和系统在企业中部署应用。推动大中型企业将信息系统向工业互联网平台上迁移,推动中小微企业接入使用云平台。

二是继续加大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力度,尤其是加大推动那些存在短板、供给严重不足的现代服务业,例如高技术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环境治理服务的发展力度,这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有利于改善民生。江苏服务业的发展要适应全球产业技术革命的演变趋势,以服务业智慧化、制造业服务化导向延伸产业新链条。把握信息技术革命进入全面渗透和深度应用的新阶段特点,围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传感、电子认证、网络信息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研发和产业化力度。

三是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发挥江苏省在组织、经济、科技、人才、改革开放等方面的优势,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制约因素,坚持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路子,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第一,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职业农民强起来,让广大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共享农业现代化的成果;第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让农业强起来,使农业经营有效益,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第三,加快提高农业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让农业技术装备强起来,使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改革技术创新体制,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构建与创新驱动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是创新发展的不懈动力。首先是完善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要素价格倒逼作用,促使企业从主要依靠消耗资源、低成本竞争向主要依靠创新和品牌竞争的转变。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劳动力成本变化与经济提质增效相适应。其次是构建激发创新创业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可通过技术股权收益、期权确定、在资本市场上的变现等方式增加合法收入,同时提高职务技术成果转化的个人收益比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第三,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培育壮大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还要改革政府科技管理体制、创新驱动的组织保障机制。依靠创新再造产业竞争优势。在全省范围内塑造创新创业文化,从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职能转变,共享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着手,消除阻碍创新的门槛和瓶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标杆,针对全省范围内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加快进行筛选,形成重点扶持对象,帮助企业分担成本和风险,在一两个优势领域形成全国性的标杆和示范效应。加强全产业链布局,深化产业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共生发展,推进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链条,实现竞争力的提高和价值增值。

五、大力扶持领军型企业

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其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2000强企业、世界同行业前列、世界知名品牌行列。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开发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产品,构筑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主体的竞争新优势;发挥民营企业的特点和优势,探索组建混合所有制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提高主体经济实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千企培育计划,发挥骨干企业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支撑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型创业企业孵化培育计划,精心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以及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小微企业。

六、优化产业布局(www.daowen.com)

沿沪宁线地区重点推动区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沿江地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滨江旅游等服务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有序推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环境压力大的产业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沿海地区重点推进沿海深水大港、临港产业园区和城镇“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转移,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物流、石化等临海产业,做大海洋经济规模和品牌。沿东陇海线地区重点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交汇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南京等地推进市域制造业布局调整。

七、推行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又称环境意识制造、面向环境的制造等。它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副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这种现代化制造模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未来江苏应以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制造体系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节能减排重大项目,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八、推动富民产业和适应消费升级的产业发展

对于农村,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借助“互联网+”,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产业功能和市场空间,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同时,牢牢把握消费升级的趋势,创造新供给,不断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政服务等符合居民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升级产品功能,不断满足居民新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 H. 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版。

[2]约翰·伊特韦尔、皮特·纽曼、默里·米尔盖特:《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朱勇:《新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涂圣伟:《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实现路径》,《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14期。

[5]彭树涛、李鹏飞:《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价及提升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

[6]张文会、乔宝华:《构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工业经济论坛》201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