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
1.工业化理论
工业化的内涵,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钱纳里等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指出,工业化是以经济中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这一转移的主要指标是制造业对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变化。……或者更广义地说,工业化是经济结构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工业化就是指制造业产值份额的增加过程。库兹涅茨认为,工业化过程即“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
关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学术界主要有四种代表性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理。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克拉克继承并丰富了配第的观点,总结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演进趋势。后人将此规律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2)西蒙·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化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通过对57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变化角度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与演化规律理论。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均不断下降;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如果综合各国的情况看,则工业部门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并不必须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趋势同步,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霍夫曼定理。1931年,德国经济学家W. C.霍夫曼在《工业化阶段和类型》中,通过对1931年以前各个工业化国家统计资料的分析推算得出了霍夫曼系数,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该指标用来衡量工业化程度。随着一国工业化的发展,霍夫曼系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并据此指标将工业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4)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理论。钱纳里(1975)利用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准工业化国家(地区)1960—1980年间的历史资料,建立了多国模型,利用回归方程建立了DGP市场占有率模型,即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根据他的分析,工业化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即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中级及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包括发达经济初级、高级阶段)。
2.创新理论
创新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Schumpeter,1933)。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在《商业周期》一书中对创新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从他的定义来看,“创新”的含义为“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即通过企业家对资本、劳动要素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在他看来,创新不仅是指科技发明,更重要的是指把这项科技发明引入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从而得到潜在的利润,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此之后,不同的学者又给出了关于创新的不同定义。Thompson(1965)定义创新为:创新是新的观点、工艺产品或服务的产生、被接纳和生产的过程。Damanpour(1996)提供了一个关于创新的详细的定义:创新被认为是一个组织变动的方式,或者是对周边环境变化的响应,或者是影响环境的预先行动,因此,创新可以从广义上被定义为包括多种类型,包含新产品或服务、新工艺、新的组织结构或者行政体系、组织成员的新计划或新方案。
熊彼特认为,创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1)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者使已有产品具备一种新的特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鉴定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一定非要建立在科学新发现的基础上,它也可以是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取得或控制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由此可见,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它不仅包含了技术创新,而且还涵盖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广泛的内容。他所说的创新是经济学概念,不同于技术上的发明,只有新的技术发明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有可能成为创新。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假设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因此,经济的增长最终只能依靠外生的技术进步。而资本积累既不能解释长期的经济增长,也无法解释国家或地区间的收入差别。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建立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内生增长理论,也被称为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量引入增长模型中,假定要素收入递增,因此在资本收益率不变或增长的情况下,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而且长期内增长可以单独递增。很多内生增长模型的共同观点是:“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增长的源泉来自技术创新,而劳动分工深化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技术创新经济学起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方法,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结合后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理论包括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的技术推广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门施(Gerhard Mensch)等人的周期理论、英国学者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和卡曼(Monton I. Kamien)等的市场利率。
制度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性理论包括诺斯(Douglass C. North)的制度创新论、拉坦(V. W. Ruttan)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等。制度创新学派把制度引入到技术创新的研究之中,分析制度安排与企业的经济绩效的关系,制度变迁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关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献述评
1.关于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研究
目前专门针对产业高质量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大部分集中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解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马晓河认为,理解经济高质量增长,有窄口径和宽口径之分。从窄口径看,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一个经济体(或企业)在投入上能利用科技进步科学配置资源要素,推动效率变革,实现资源要素配置从过去的粗放经营转向集约节约经营,使得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产出上,能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质量变革、动力变革,使产出的品质明显提升,效益大大提高。从宽口径看,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范畴之内,还应考虑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体现产业产品的创新性、城乡地区以及经济与其他领域的协调性、环境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性和发展成果的可共享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李伟认为,高质量发展有六大内涵,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林兆木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商品和服务质量普遍持续提高的发展;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经济重大关系协调、循环顺畅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赵晓认为,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产业结构上,要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在经济效益上,要由高成本、低效益转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在生态环境上,要由高排放、高污染转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
2.关于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研究
涂圣伟(2018)认为评价一个经济体的产业发展质量,可以从供给结构、生产效率和价值创造三个维度展开。其中,供给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体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适配性;生产效率包括要素效率和组织效率,体现产业体系的整体有机性;价值创造包括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体现生产活动的创造性。彭树涛、李鹏飞(2018)通过构建产品、市场、产业三因素评价框架,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变化趋势。张文会、乔宝华(2018)构建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涵盖创新驱动、结构优化、速度效益、要素效率、品质品牌、融合发展、绿色制造七大类,共计27项指标。
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1.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为了寻找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出路,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美国、欧盟、德国、英国等纷纷推出制造业国家战略。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将焦点锁定在以新一代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制备为代表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展开了新一轮的增长竞赛,试图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当前,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加快孕育中。物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以及生物、材料、节能环保等技术创新将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兴起,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13年初,德国提出工业4. 0计划,旨在通过智能制造,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与美国流行的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同,德国将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 0,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为2. 0,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化定义为3. 0,而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宣告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美国则提出,要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并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制造重塑制造业竞争力。日本于2009年4月推出新增长战略,提出要重点发展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和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韩国则在《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中提出:重点发展能源与环境、新兴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等六大产业,以及太阳能电池、海洋生物燃料、绿色汽车等22个重点方向。利用核心技术掌握高端制造业主导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技术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正如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出现,既给我们加快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也对现有的低成本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
2.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江苏转型升级的形势所迫(www.daowen.com)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要求产业转型升级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当前江苏处于工业化后期向服务业经济的过渡阶段,从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跨越尚未完成,要素成本优势不再,产业被低端循环锁定,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
同时,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资本、劳动和资源的高强度投入,因而经济发展的投入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仍然很大。江苏有着“人口密度大、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高”的特殊省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资源环境约束愈加明显,生态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向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调整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速以及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的放缓。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资源、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失去优势,传统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投入在短期内会推动经济的增长,但是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随着资本边际报酬的递减而不断降低。对苏联、东亚地区以及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近乎一致地认为,单纯依靠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实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必须依靠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只有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才能化解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3.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江苏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目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江苏也在“十二五”期间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在此战略的指引下,江苏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够充分、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江苏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提升的主要瓶颈。
当前,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加快孕育中。利用核心技术掌握高端制造业主导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技术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仍将是江苏必须继续坚持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坚持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四、准确把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我们认为,对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产业结构合理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核心和基础,指的是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合理是指三次产业结构之间、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细分产业内部之间在产业规模、就业人数等方面要存在合理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产业组织结构合理
产业组织结构是指同一产业市场上各种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产量在企业中的集中情况和配置组合状况,也就是说,同一产业内部企业规模的大中小组合的基本格局,即大中小企业在生产中的联系方式和构成比例。产业组织结构合理意味着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呈现比较合理和良性的状态。
3.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使其形成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一个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意味着该地区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投入、产业的现有技术水平、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专利转让收入、技术贡献率等指标达到领先地位。
4.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较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都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只是一句空话。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则意味着一个地区产业的能耗、污染、水耗以及各种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等指标都低于其他地区。
5.产业空间布局合理
所谓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有机组合分布,是产业运行规律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产业空间布局总是依赖于一定的经济条件,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布局。这些条件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任何地区产业布局的特点都是由该地区上述条件决定的,由于不同产业部门对布局的条件要求不同,因而使得不同地区适宜发展不同的产业部门,同一产业部门布局在不同的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不同地区条件的差异,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也不尽相同。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意味着该地区产业能够达到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
6.产业的社会贡献较大
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也不能脱离这个最根本的目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产业的社会贡献较大,具体而言,产业的发展能够提升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