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将非正式学习转化为正式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将非正式学习转化为正式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非正式学习因为没有事先规划及事后测评,例如员工上网实时搜寻工作问题的方案,组织无法追踪员工学习的发生与成效,往往学习成本很高却不自知,改善之道就是将非正式学习正式化。如果组织认为这些非正式的事物或言行值得鼓励,便会以下列方式予以正式化:首先组织会先确认非正式事物或言行的确存在,并确定是值得鼓励的。

将非正式学习转化为正式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经过恩师老王的开导,小魏了解学生上课玩手机很难禁止,也理解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就如同上课睡觉般,如果不是学生无心于学习,就是老师上课无趣,所以还是得从老师本身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改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小魏虽然不断地精进自己的教学技巧,学生上课玩手机或睡觉的状况亦获得大幅改善,但总是有少数几个学生就是“本性难移”,小魏又觉得学生上课玩手机还是会干扰到老师及其他学生的上课情绪,于是设定了一条规定,“我的课堂上不允许玩手机,实在不想听的人可以趴在桌上休息”。

某天上课时,小魏发现学习动机一直不高的小瓜竟然在玩手机,于是上前盘问:“你难道不知道上课的规定吗?”小瓜回答:“老师,我知道啊,只是我有一个坏习惯,睡觉前不玩手机,睡不着觉!”小魏收起小瓜的手机,无意中看到他的联络人名单里有个人叫“笨瓜”,小魏还以为是小瓜替自己取的代号,好奇地拨了过去,没想到竟然是小瓜父亲接的电话,一时情急,便说:“小瓜说他若不玩手机,睡不着觉,是否属实?”小瓜父亲竟然回应:“没错啊,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们家每一个人都有睡觉前一定要玩手机的习惯,而且现在有很多可以帮助入眠的App游戏喔!老师若需要,可以介绍给你。”小魏听了,一时又不知如何回应,只好说声“谢谢”连忙挂断电话。

想到老王曾提及手机及平板电脑已经是现代非正式学习的必备工具,有些老师甚至会刻意安排学生玩手机或平板电脑来进行学习,于是赶紧跑去找老王,讨教该如何将学生玩手机及平板电脑的现象融入教学,于是老王开始讲述他的独门绝活“Enformal Learning”。

在上一章曾经提到,非正式学习是职场员工最重要及最主要学习方式,而网络科技及行动科技,如手机及平板电脑,是非正式学习最重要及最主要的学习工具,但是非正式学习具有高学习成本、无法测评效益、不当使用科技等重要问题,所以组织应当善用当今的“E”化科技,整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成为Enformal Learning,降低学习成本,提升学习成效。

简而言之,Enformal Learning是以“En”(促使的意思)取代“In”(非正式的意思),促使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为正式学习(Formal Learning)。从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观点来说,Enformal Learning 则代表创新的E-Learning 模式。

不同于图一的传统E-learning,主要是将正式学习的学习内容电子化(E化),又称为数字化,所以E-learning 也称为数字化学习。而Enformal Learning则如图二所示,主要是E化非正式学习为正式学习,也就是通过电子化工具(E-Tools),达到结合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优势的目的,在现今流行的混合学习或翻转教室中都可以融入Enformal Learning。

图一:传统E-Learning

图二:Enformal Learning

职场的正式学习是组织正式安排,事先有规划、有目标、有结构,事后有测评、有检讨的学习,目前最主要的正式学习是培训部门安排及举办的培训课程,然而一项调查指出,这种课程式的正式学习,只占职场员工所有学习的18% 而已,而且学习效果不及职场上“即学即用”的非正式学习。但是非正式学习因为没有事先规划及事后测评,例如员工上网实时搜寻工作问题的方案,组织无法追踪员工学习的发生与成效,往往学习成本很高却不自知,改善之道就是将非正式学习正式化。

一般而言,组织都会存在一些没有正式化的潜规则、潜制度、潜行为及潜文化,属于在组织中存在却没有规范的事物或言行,如果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组织通常默许它们的继续存在及发生。

举例而言,在我以前的工作场所,有些员工会在特定时间就“自动休息”,聚集到会议室喝咖啡闲聊,领导并没鼓励或禁止。这些组织没有明文规范却发生的事物或言行就称为非正式事件,也因为如此,这些事件的发生也就没有记录,没有测评,无法得知对组织的真正影响。如果组织认为这些非正式的事物或言行值得鼓励,便会以下列方式予以正式化:

首先组织会先确认非正式事物或言行的确存在,并确定是值得鼓励的。例如,确认员工聚在一起喝咖啡聊天是非正式学习的一部分。

将非正式的事物或言行制定为有目标、有结构性及可以衡量结果的规范。例如,将某间会议室重新装潢为“动脑会议室”,并提供免费咖啡,且设定每星期五下午三点到五点为部门脑力激荡时间,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状况决定参加与否,由专人带领,针对工作问题进行“动脑会议”。

将规范公告周知给所有适用的员工。例如,将“动脑会议”的使用规则,及星期五下午的“动脑会议”进行方式及主题公告给部门的所有员工知道。

对于遵守规范且产生效益的员工给予奖励。例如,对于参加“动脑会议”产生具体贡献的员工,提供适当的奖励,发放提案奖金。

将规范的事物或言行变成工作的一部分,并连接到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例如,可以规定每位员工一年至少要参加几场“动脑会议”,并将“动脑会议”的成果列为绩效的一部分,增加员工参与的诱因。

测评规范产生的结果及其对组织的影响。例如,每月及每季检讨“动脑会议室”的使用状况,检视“动脑会议”的产出及成果,并提出改善方案,提升会议室的使用效率及“动脑会议”的成效。

图三:

Enformal Learning 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员工所熟悉的非正式学习转化为在职培训(OJT)的模式,也就是结合员工习惯的工作模式与即学即用的学习模式,成为有规划、有结构、有记录与有评价的正式学习。

举例而言,一位新进员工习惯向一位资深员工讨教工作问题,而这位资深员工只要有空,也乐于协助,领导就可以将他们配对为在职培训的工作指导模式,运用上述方式将原本非正式的“教学关系”正式化,变成在职培训的正式学习。就此而言,领导可依下列程序,有效协助员工“正式化”他们的非正式学习:

1. 确定员工的工作职务与任务。例如,新任项目经理要启动一项跨部">营销计划。

2. 找出与工作绩效连接的关键职能,例如项目管理的能力。

3. 进行初期绩效设定时,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目标与关键职能,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例如,强化项目管理的能力,6月底前取得项目管理师认证。

4. 依照个人发展计划,由员工与领导讨论合适的学习方案(包含课程">在职培训)。例如,参加项目管理的认证课程、加入项目管理协会,以及阅读项目管理的指定书目

5. 每次进行期中绩效面谈时,检视学习方案的结果,并列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例如,6月的期中绩效面谈,检视项目经理是否通过项目管理师认证。

6. 进行期末绩效考核时,以工作绩效来衡量每一个学习方案的成效。例如,以项目计划的成果来测评个人发展计划中学习方案是否有效。

除此之外,组织可以利用网络科技,例如社群网站、及实时沟通软件,建构无时不可、无所不在的 “Enformal ”学习环境,让员工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搜寻及撷取有助于学习的知识,并利用信息分享网站分享有用的学习知识。

即使在教室里,只要不是老师一直讲课,单向灌输负载过重的信息给学生,若能有效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善用E化的教学工具,懂得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不用担心学生课堂玩手机或平板电脑来打发上课无趣的时间。(www.daowen.com)

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出下列“ABCDEF”的法则,协助各位运用E科技,促成Enformal Learning,提升员工的学习成效:

使员工方便使用网络信息搜寻工具或社群分享网站等非正式学习的机会。例如,允许员工使用谷歌搜寻工作问题的答案,或者使用脸书分享学习心得。

在正式的学习方案中整合非正式学习的机会,促使非正式学习融入正式学习。例如,正式课程的作业,要求员工搜寻及观看与课程主题相关的YouTube视频短片,并撰写心得报告。

运用E 化工具,将非正式学习情境化为目标导向或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例如,借由脸书本身具有数字化营销的功能,要求学员运用脸书的资料来研究数字化营销。

将非正式学习的传统学习资源数字化。例如,录制员工的工作流程与方法的数字化学习影片,并放在组织的数字化学习网站,以便员工撷取使用。

将非正式学习的任务或内容嵌入员工的工作任务中。例如,要求国际业务部的员工每天早上要听ICRT的英文新闻,并进行在线测验。

将非正式学习列入员工的个人发展计划。例如,餐饮集团要求旗下的每个分店的店长每年要到至少50 家餐厅用餐,并以手机观察、记录并撰写报告,上传到公司的知识分享网站,列入考核。

互联网浪潮下,网络涌现许多非正式学习的机会与工具,例如博客(blog)、维基(wiki)与内容源(RSS)等,这些新兴的网络工具将巨幅冲击人类学习的模式与习惯,也将重大改变Enformal Learning的概念与实施。

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模式或数字化学习,着重于“学习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我个人认为网络科技对职场学习最大的影响为“学习是知识共创的过程”,而互联网使得知识共创的理念得以实践,让Enformal Learning成为另一波挡不住的浪潮。现今重要的网络工具列举于下:

● 博客:任何网络的使用者都可以成为知识的提供者, 拥有自己的专栏,称为博客(blogger),为网络提供文字、图片、声音或视频等创作,借此和有兴趣的网络读者分享与交流自己的知识。例如,我也拥有自己的博客“老王爱说效”,平时会在这个平台撰写有关人力绩效的文章(博客“老王爱说效”网址为http : //wfk-hpt.blogspot.tw/)。

● 维基:维基开发者坎宁安(Cunningham)将维基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使用者利用简单的文字描述来建立和串联一组网页的社群计算系统”,意即维基是一种共同著作系统,网络的一群知识贡献者可以通过维基自由撰写及编辑网页内容,因此维基成为知识共创的工具,而维基网页的贡献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知识社群,借由维基来交流彼此的知识。例如,维基百科(Wikipedia)是现今世界最大的知识共创平台。

● 内容源(RSS 或Atom):内容源是一种网络资料交换的共通格式,博客或新闻网站可以借由内容源将更新的内容主动地传递给订阅者,进行阅读。例如,若各位对我博客的内容有兴趣,便可订阅我博客的内容源。

● 参与评论与评分(digg):digg是网络文章的筛选机制,不同于新闻网站,任何新闻视频或文章的著作者都可以将其著作投到digg.com 网站,由网民进行投票,称之为digg。当一个著作获得足够多的票数后,便会移到首页,让网络读者浏览阅读,否则便会在特定的天数后被删除,借此机制筛选出最受关注及最有价值的著作。

美味书签(Delicious):Delicious原名为del.icio.us,是免费的社群服务网站,借由Delicious网站,网络使用者可以将自己收集的网络内容书签(Bookmark)或“最爱”(Favorite)放到Delicious分享及连接,甚至一群使用者可以将自己的书签共同整理与编辑成共享及共存的书签清单,借此共创有价值的书签知识。

● 社群网络服务(SNS):社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主要是将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网络使用者,通过网络及社交功能串连成在线的虚拟社群。多数的社群网站,例如脸书或谷歌,都会提供多种让用户分享交流的社交工具,像电子邮件、社团群组、动态报道、聊天室、影音分享、相簿、博客等,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网络连接,相较于传统以网页内容为主的网络连接,形成互联网新型的知识网络。

● 微博:相较于传统博客,微博是一种允许使用者实时发布及更新简短信息的精简版博客,微博的创始者推特开始将字数限制为140 字,但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这些简短信息可以以很多方式传送,包括短信、实时信息、电子信件或网页,也可以传送多媒体信息,例如图片或影音短片。

● 基于位置服务(LBS):LBS 的全名为location-based services,意为LBS网站提供的网络服务主要是以使用者所在的位置为基础,所以有人称之为适地性服务。LBS通常是通过电信无线网络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来确认使用者的所在位置,而将与位置有关的信息,例如当地气候、观光景点或餐饮地点,直接推送给使用者,或者利用地理坐标对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及讨论。进阶的LBS可以与社群网络服务连接,形成以位置为中心的知识网络。举例而言,一群对野柳地质有兴趣的研究学者,可以借由LBS的功能记录野柳不同实地的地质信息,再将实地拍摄的照片或短片,上传到社团群组,共同讨论不同地质之间的差异。

● 实时通讯(IM):实时通讯,顾名思义,就是两人或多人可以通过网络马上交换信息,信息的形式从早期只有文字信息到现在的多媒体信息,包含档案、语音与视频。而且实时通讯软件也从早期只能在有网络连接的个人计算机上使用,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行动App,例如LINE 或Whatsapp,不仅随时随地可以使用,而且广及全世界的使用者人数都是几亿的规模,成为目前在信息交换或知识交流上使用率最高的网络工具。

● 创作共享:创作共享(creative commons)简称为“创用”(CC),源于现有著作权法的使用限制,依据各国现行的著作权法,著作的使用权利全部保留给著作权人,任何“合理使用”之外的著作使用,除非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不得进行,意在保护著作权人的智慧财产。但是这样的保护对于有意扩散著作使用、欢迎别人复制甚至修改其著作的著作人,反而造成困扰,于是衍生出创作共享的授权模式。创用主要是针对愿意有条件释放著作权保护之作品所设计的公众授权模式。任何人在著作权人所设定的授权条件下,都可以自由使用创用授权的著作。创用授权模式对于知识应该是无偿使用,或者知识的价值来自共创及共享的知识贡献者,在现有著作权法的限制下开启了另一道门。

运用网络科技结合工作、学习及创新的Enformal Learning 会是未来职场学习的趋势,甚至成为组织不可或缺的创新学习平台,其实这种强调“知识分享与共创”的Enformal Learning 在现今的职场不仅逐渐成形,而且已展现成效。以下用IBM 所举办的innovation jam(创新脑力大激荡)为例,说明Enformal Learning 的威力。

IBM从2001年开始,尝试让员工在会议室不设定目标进行脑力激荡,只谈员工自己对未来世界的展望,称为Jam 会议。Jam一词原本是指一群各有专精乐器但互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在没有经过彩排的情况下进行爵士乐的即兴演奏,考验彼此的默契,共同学习及发挥爵士乐演奏的创意,创造出新的乐曲及风格。

IBM发现以未来期望作为主题的Jam效果不错,于是在2003年举办第一次通过网络的在线InnovationJam,让全球员工针对IBM 的价值观进行Jam,员工发想出9300个点子,经过整理,定义出IBM价值观的新方向:“创新为要、成就客户、诚信负责”。

继于2004年进行如何实践新价值观的在线InnovationJam, 由于效果还是高出预期甚多, 所以IBM 于2006 年举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在线InnovationJam,IBM首先设定好四大未来议题:到达目的地(going places)、维护健康(staying health)、更好的地球(abetter planet)与金融商务(finance& commerce),结合超过15万名员工、客户及来自104个国家67家企业的相关机构共襄盛举,要求参与者在72小时内提出想法及点子,短短三天内,一共收集了逾46000个点子,IBM 在两年之内投资1亿美元于InnovationJam产生的最好点子,创造出10个新创事业。

对许多知道IBM InnovationJam的人来说,InnovationJam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机制及平台,而就职场学习的观点而言,InnovationJam是有效运用科技的Enformal Learning,完全符合“有规划、有结构、有记录与有测评”的正式学习模式。

虽然InnovationJam只有短短的三天,IBM 却能经由这样“知识分享与共创”的学习模式,促使逾15 万的参与者,有效地通过脑力激荡的方式,学习创新,贡献创意,了解IBM 对未来议题的发展方向与想法,这种结合工作、创新与学习的Enformal Learning,其投资报酬率绝对远超过三天的传统培训课程。

当然,IBM不是第一个运用科技进行Enformal Learning 的组织,更不是最后一个。通过网络科技结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Enformal Learning已成为潮流,也是整合学习、工作与创新的基石。再者,网络科技不断精进更迭,领导应该懂得如何运用新兴的网络科技打造“创新即学习、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创新”的知识共创平台,进而建构随时随地可以共享与共创知识的“知识型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