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达至万物一体之仁:阳明心学的终极境界

达至万物一体之仁:阳明心学的终极境界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也是一份心忧朝廷、心忧百姓、誓死反抗的万物一体之仁。阳明先生以一生的坎坷与实践,验证了一条通往圣贤、达至圣贤、达至万物一体之仁的崇高境界,所以临终时坦然笑曰“我心光明,夫复何求”。阳明心学万物一体之仁的最高修身境界,是阳明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段论的顺理成章之善果。

达至万物一体之仁:阳明心学的终极境界

2.1 阳明心学的终极:达至万物一体之仁的最高境界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王阳明全集·大学问》)阳明先生所阐述的万物一体的人生境界体现了世界的一种整体性,把人的境界从低处直接拉到高处,独立苍茫宇宙,一览无余。

万物一体之仁的人生境界,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建立起来的,那么阳明先生是如何构建他的万物一体之仁的呢?在阳明先生短暂的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里,至少有四次事件,体现了阳明先生的万物一体之仁,或者说,正是一次又一次面对这些事件的“当仁不让、挺身而出”,磨砺和扩大了阳明先生的万物一体之仁。

明正德元年(1506年),御史戴铣上疏弹劾以刘瑾为首的“八虎”罪状,反被贬官为民发配边疆。时任兵部主事的阳明先生挺身而出,为营救戴铣也上书一本,不料被刘瑾矫诏受刑杖四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这次事件中,满朝文武都不敢说什么话,独有阳明先生等少数官员仗义上书,“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一种心忧社稷的万物一体之仁。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南赣剿匪胜利,阳明先生班师回赣后,督导各县建立社学,推行南赣乡约,开展教化事业(《王阳明年谱》)。设三县、办社学、乡约督导等剿匪后续教化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彻底消除匪患、保障当地社会治理的长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彼时阳明先生担任赣南巡抚的主要职责是剿匪,是什么促使他在剿匪之后又“擅自”推出了后续教化政策?这是一种心忧百姓,心忧长治久安的万物一体之仁。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号称拥兵十万,一时南北皆震。阳明先生时在南昌丰城闻听叛变,匆匆赶赴吉安,前遇逆风后有追兵,生死存亡系于一念,但阳明先生置生死于度外,当即表示“天下尽反,我辈固当如此做”(《王阳明年谱》),回到吉安后在官署周围布置柴草,表达誓死反抗的决心。在尚未接获朝廷旨意的危机情况下,挺身而出,举兵勤王,传檄伐罪,积极准备反攻南昌。是什么促使阳明先生敢于未获朝令而兴兵勤王,并伪造兵部文书迷惑叛军?这也是一份心忧朝廷、心忧百姓、誓死反抗的万物一体之仁。

宁王之乱经过短短三十五天,就被阳明先生剿灭了。更让阳明先生经历磨砺的是紧随而来的忠泰之变。闻听宁王叛乱,皇帝兴冲冲带军“御驾亲征”,还没离开北京,宁王就被擒获了。皇帝接获捷报,欲继续南下,身边佞臣甚至提出要阳明释放宁王让皇帝再抓一次的荒唐建议。阳明先生心忧江西百姓再次遭遇兵火摧残,力谏皇帝不成后,坚持献俘辗转到杭州。期间遭遇了无数的诽谤与排斥,历尽艰险,终于为江西百姓争得一份休养生息的天地。是什么促使阳明先生敢于违背皇命,承担着叛逆同党的诽谤为民生安危穿梭奔走?这又是一份心忧百姓、以天下苍生为念的万物一体之仁。

阳明先生晚年,最后一次奉命平定广西思田之乱,运用剿抚相辅的策略,很快就平定了长达十几年的地方叛乱,尽可能减少了百姓和士兵的伤亡。就在轻松平定思田之乱之后,阳明先生却出其不意地出兵剿灭了在附近八腾峡盘踞多年的土匪,为当地百姓彻底免除了匪乱之害,并在当地兴办社学,推行乡约教化。是什么促使阳明先生“多此一举”,超出既定平乱目标而出兵八腾峡?这还是一份心系长治久安、真心为百姓和朝廷着想的万物一体之仁。

万物一体之仁,是儒家有所担当的具体体现,是君子明德亲民的具体体现;万物一体之仁,是从更广大、更精微、更长远的时空视野,为了最大多数百姓的长治久安,更进一步扩大自己承担的使命,而不断突破“框架边界”,无限靠近“万物一体”的仁义担当。

这种无限靠近“万物一体”的仁义担当,正是阳明先生的一生追求——“天下第一等事”,是阳明心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最高目标。阳明先生以一生的坎坷与实践,验证了一条通往圣贤、达至圣贤、达至万物一体之仁的崇高境界,所以临终时坦然笑曰“我心光明,夫复何求”。阳明后人乃至今天很多学习阳明心学的人,如果仅仅把阳明心学的路径方法看作孜孜以求的学习目标,而忘记阳明心学的宗旨是构建万物一体之仁的最高人生境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失去了学习阳明心学的根本意义,就忘记了阳明心学的根本导向。

阳明心学万物一体之仁的最高修身境界,是阳明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段论的顺理成章之善果。没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段持续循环的递进提升,就不会进入万物一体之仁的最高境界;换言之,是否达到或者接近万物一体之仁,是阳明心学学习实践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仅仅停留在“心即理”就有可能迷失于虚空,仅仅停留在“知行合一”就有可能迷失于“比着葫芦画瓢”,仅仅停留在“致良知”就有可能陷于迷失于物,只有三者综合,朝着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去修身、实践,才是学习阳明心学的正道。

万物一体的一,是整体的一,是主旨的一。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规划自己的思想边界和行为边界,如何践行自己的一,坚守自己的信仰并知行合一,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修身课题。(www.daowen.com)

著名心学专家吴震先生认为,“一体”即整体义、全体义,“一体之仁”是强调“仁”,不仅是人心的德性存在——心体,更是遍存于万物而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本体存在——仁体,表明宇宙存在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吴震先生的研究表明,万物一体之仁,不仅是一种本体性的表述,也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还是一种客体性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在这个万物一体之仁的世界里,既有德性的心体,也有人格的主体,也有客观的客体存在。

世界本来是万物一体的客观存在,但是在人的主观意识里,世界却被割裂为多个“物”,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是因为一般人没有找到万物一体的连接因子,一般人把万物一体的连接因子仅仅看作“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而阳明先生所代表的儒家心学,却坚信连接万物一体的核心就是仁,有这个仁的存在,天下万物就归于一体,“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王阳明全集·大学问》)

从万物一体之仁延伸开来,儒家心学所认可的一体世界,也可以是万物一体之义,万物一体之礼,万物一体之智,万物一体之信。“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孟子》)扩而充之,就是万物一体的大同世界!

仁义礼智信,共同搭建起万物一体的网络世界。如何搭建网络世界的互联互通,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除了利益平衡、信息对称之外,找到网络之间的仁义礼智信这五大连接因子也非常重要,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道德、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正在成为不可分割的万物一体。

万物一体之仁,是主观自我世界与思想本体世界、客观物质世界的互联互通,并在社会实践中融合转化为一体。达至这样的人生境界,就能通达上下五千年,连接左右五万里,并把个体的生命能量无限提升到与天地对等的层级。阳明先生首创的万物一体之仁学说,开辟了人类三体世界合一文明的开端,让每一个人同时实现在三个世界维度里的最高境界。

随着互联网、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由阳明先生开创的三体文明,必将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以万物一体之仁的三体文明观,处理当今社会的很多问题,就会获得新的思路;以万物一体之仁的三体文明思想,处理全球范围内面临的新挑战,也会有更广阔的新视野

如何将万物一体之仁的思维境界用于具体事物和微观层面呢?除了遵循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阳明心学三大路径之外,下面推荐三种简便易行的实践方法:

心灵重叠,和意向中的客户、产品、流程等进行心灵模拟重合,模拟进入对方心境从而深度体会并超越客户的需求预期;可以用这种方法撰写营销软文、营销方案;也可以把个人与产品进行深度融合,把人的存在和产品的存在进行非标准化和标准化的完美融合,从而为客户提供具有个性化特性的产品服务。海尔著名的人单合一经营模式,韩都衣舍的“文单合一”等创新,都具有这种万物一体的心灵重叠意境

放大一层边界,主动扩大对客户承担的职责,创造更多价值,把所面对的事物格局往宏达方向放大,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思维境界呈现,无数的创意和创新就会接踵而来。打破边界的意义,不仅仅是利益驱动,也是大爱驱动;很多企业在做全服务链服务商、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全价值链服务商,都是这种边界扩大的万物一体思想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体现。

以终为始,在规划设计好万物一体的终极生态战略之后,倒推实现路径和步骤,依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实现。从微观层面而言,终极就在发心,发心为客户创造价值,就能从价值增值这个终点反向倒推实现步骤和路径;如果把终极目标设定为仅仅是成交,则倒推实现路径和步骤,很有可能造成急功近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