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先验道德意识:良知的起源

解析先验道德意识:良知的起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知”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在孟子那里便是指人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先验道德意识。有个盗贼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良知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特性:阳明先生的弟子捉得一贼,先生对贼讲了一番关于良知的道理。良知、良能之说,从字面意义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是在真正认同(认知)的层面而言,却有很大难度,这个难度当年阳明先生也遇到过。

解析先验道德意识:良知的起源

“良知”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良知”在孟子那里便是指人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先验道德意识。这种先验道德意识在孟子看来是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是每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普遍性基础道德元素。

有个盗贼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良知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特性:阳明先生的弟子捉得一贼,先生对贼讲了一番关于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热,阳明先生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好像不太好吧。”先生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www.daowen.com)

“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文录·书朱守乾》)良知、良能之说,从字面意义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是在真正认同(认知)的层面而言,却有很大难度,这个难度当年阳明先生也遇到过。究其根本,首先,孔孟心法所讲的人,不是今天西方思想所主张的自然人或生物人,而是具有一定道德责任感的社会人,自然人主要关注的是生理满足,社会人主要关注的是道德操守。其次,即使是社会人的感知,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悟,也很难从本质层面认同这种“人性发现”,没有主体性意识的社会人,也很难洞明人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