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德国制造”的强大绝非偶然。多年来德国形成了一整套支撑体系,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到微观、从体制到环境,都协同发力,使“德国制造”成为动力强劲的“德国战车”。
第一,坚守制造业立国战略。德国经济政策以稳健务实著称,历届政府都把做强制造业作为核心战略。无论是在德意志统一、备战、重建、东西德合并的各个阶段,还是应对经济金融危机之时,都始终把工业作为基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德国没有走一些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吹大资产泡沫的路子,而是执着于发展实体经济,坚持稳健金融政策,才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复苏。20年来,德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始终在22%左右,而同期英国从17.2%降为9.7%,法国从15.8%降为11.1%,美国从16%降为11.7%。
第二,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工业化初期,“德国制造”并非质量可靠、技术先进、信誉上佳的象征,而是价廉质劣的代名词。德国人稳扎稳打推进转型升级,坚持创新导向、质量第一、打造品牌、强化信誉,多年努力才将德国制造塑造成为“精工质优”的形象。19世纪末德国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居世界领先,20世纪70年代起专注知识密集型产品制造,90年代开始向专、精、特、高发展。进入21世纪十年后又率先提出工业4.0,推进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我们考察的奥伯恩堡工业区,原是百年前的纤维生产厂,厂房十分破旧。经不断改造,引进30多家现代企业和研发机构,建成大数据中心,形成产业集群,基本实现了智能生产。
第三,产业战略与创新战略一体推进。德国科技、教育界与工业界关系紧密,创新与制造业高度契合。但在工业化之初,科研与生产却是相对脱节的。尽管德国当时已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但美国的工业品科技含量更高。后来,德国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就是许多美国人从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做研究,而是办企业。之后德国提出科技理论与工业实践结合的战略,大力发展应用科学,推动工业走向领先。德国现在著名的大公司大多是那时成长起来的。(www.daowen.com)
第四,中小企业是中流砥柱。德国质量协会董事施瑙贝尔说:“德国制造的基础是中小企业,它们才是关键力量。”德国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提供60%的就业,获得71%的专利。其中最有名的是“隐形冠军”,全球2700多家中德国就占了1300多家。很多公司上百年只做一个产品,却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效益非常好。我们对德国中小企业的突出印象是,支持政策多、创新平台多,能获得全方位服务,与大企业结合紧密,国际化程度高。
第五,独具特色的双元制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德国人认为,正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工程师,才将德国制造的品质落实到每道工序、每项操作。产业工人主要来源是双元制教育。学生既是企业实习员工又是职校学生,从入学到学习再到毕业,都充分体现企业需求,实现了教育与职业无缝对接。工程师主要来自应用技术大学。这类大学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被称为工程师“摇篮”,培育了70%的一线工程师。
第六,政府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政府主要保障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失灵,靠缜密制定和严格执行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诚信体系,对企业规范引导。我们考察的老鹰工业园区有数千家企业、几万名员工,但偌大园区内,没有任何政府部门进驻,平常也没有任何检查。企业只要守法就可安心经营,不用担心被“骚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