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前上门服务的短缺问题:发展滞后

当前上门服务的短缺问题:发展滞后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各地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养老上门服务有了较快发展。一是服务供给短缺。在20项基本居家养老服务中,仅有小时工、家电维修服务等四项服务超过了10%,而专业护理等服务的使用率仅为0.5%。目前,我国养老上门服务主体相对单一,一些城市开展的上门服务主要由政府主导推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则主要靠家庭成员提供。有的地方政府在推动上门服务发展上,出现包管包办、过度介入的倾向,市场主体、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发育严重滞后。

当前上门服务的短缺问题:发展滞后

近年来,各地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养老上门服务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老年人的巨大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养老上门服务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四个方面的短缺尤为突出。

一是服务供给短缺。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机构提供的养老上门服务都不够丰富,保洁、维修、送餐、生活照料等单一性服务占多数,而老年人迫切需要的上门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十分匮乏。据调查,即使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使用上门服务的老年人群占比也不到两成。在20项基本居家养老服务中,仅有小时工、家电维修服务等四项服务超过了10%,而专业护理等服务的使用率仅为0.5%。而在发达国家,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尤其是医护服务普遍比较完善。澳大利亚的“家庭及社区服务计划”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照料、送餐、协助购物、交通园艺、维修等多种服务。芬兰的卫生保健站护士根据医生要求每周到老人家中探视一次,如果老人生病,每天都要去探视。

二是服务主体短缺。目前,我国养老上门服务主体相对单一,一些城市开展的上门服务主要由政府主导推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则主要靠家庭成员提供。有的地方政府在推动上门服务发展上,出现包管包办、过度介入的倾向,市场主体、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发育严重滞后。由于老年人消费能力低、医保等支持政策不完善、盈利预期差等原因,社会力量投资提供上门服务的积极性总体不高,已经投入运营的社会化上门养老服务机构大多依靠政府补贴维持经营。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居家养老服务主要由商业机构运营,同时社会公益组织活跃,每天有80—120万名义工到行动困难的老人家中服务。(www.daowen.com)

三是服务标准短缺。标准明晰是服务规范化的前提。日本根据老人需要介护的服务度将居家养老服务分为7个等级,并确定了各个等级服务的规范和程序,对包括擦身在内的各种服务都制定了十分详细的操作标准。目前我国对许多上门服务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监督,既让老年人使用上门服务不放心,也使上门服务提供方有顾虑。比如,由于上门打针、助浴等相关服务标准不细致、执行不严格、监管不到位,工作过失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摔伤等事故屡屡发生。

四是专业人才短缺。目前,我国专业养老服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其中,专业护理人员只有约30万人,持职业资格证的不到3.8万人。按照民政部的配比标准,我国专业护理人员的供需缺口将近千万。此外,尽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一些专业医护人员,但由于承担着大量坐诊任务,加上上门巡诊缺少激励机制,致使他们上门服务的精力和积极性不足;有的出于对人身安全、医疗责任的担心,不敢、不愿上门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