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准备,应对未备先老的挑战,要抓紧补齐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短板”。
一要加快健全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目前,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提供了约67%的替代率。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目前只有一些大企业建立了这项制度,约2300万人参加,仅占参加社保人口的7%左右。“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更加滞后,全国仅积累了2000亿元左右。如果“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这个短板不尽快补齐,未来养老金的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下一步,如何改革完善第一支柱的“统账结合”模式,如何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如何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都需要尽快拿出科学的方案。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减税降费大背景下,养老保障制度既要在费率、缴费年限、计发办法等方面进行参数式调整,也应从结构上进行改革,保证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研究合理界定一、二、三支柱功能,适当降低第一支柱的缴费率和替代率,为第二、三支柱发展腾出空间;通过加强制度强制性、加大税收优惠支持力度等措施,推动第二、三支柱建立和发展。
二要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是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传统养老习惯的养老服务模式。然而,目前各类养老服务的供给都严重不足,服务质量也亟待提高。社区和居家养老方面,9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在社区和家里享受养老服务,特别是上门服务和护理服务,但由于准入门槛高、利润空间薄、服务人员缺等因素,这方面供给长期发展缓慢、严重短缺。近年来还出现“邻避现象”,一些“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由于受到社区居民抵制而难以落地。机构养老方面,目前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虽突破30张,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下线,但其中结构很不均衡,存在“四多四少”:即公办多、民办少;城市多、农村少;郊区多、城里少;普通住养型多、医养护结合型少(民办养老机构占比30%左右,农村敬老院床位占比40%左右,医养结合型只有约10%)。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总体偏低,政府监管也不到位,有时还发生虐待老人、因火灾烧死老人等事件。下一步,要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设施;同时深入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改革,通过降低门槛、落实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方面,实践中存在不少误区,面临医保政策不衔接、准入门槛偏高等问题,还有的地方偏重医养机构的结合、忽视医养服务的结合。下一步关键是要建立养老服务和医疗资源的有效衔接机制,为有医疗需求的老人开辟“绿色通道”。长期照护方面,很多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巨大,但支付能力又普遍较弱,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专门针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费用筹集机制,导致潜在需求巨大而有效需求不足,供需不对接的现象长期存在。现在不少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解决失能老年人护理费用问题。目前我国虽在一些城市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但大多是依托医保资金分担长期护理费用,没有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下一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同时,也要加快探索长期护理商业保险模式,“两条腿”一起走。(www.daowen.com)
三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养老难题。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比城市更加严峻。本世纪中,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始终高于城镇,差距最大是2033年,农村比城镇高13.4个百分点。到2050年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高达40%,农村居民中位年龄达到52岁,空巢老人、甚至空巢村越来越多。现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出现“生产缺劳力、抗灾缺人手、管理缺能人、村庄空心化”的现象,这一问题今后可能更加突出。特别是,目前养老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严重不足,是最薄弱的环节。除经济较发达的少数省市外,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每月只能领取100元左右养老金,养老保障和服务仍然主要靠家庭;农村“五保”老人分散供养标准偏低,承担集中供养任务的农村敬老院、福利院也大多条件简陋;农村老年人能够获得的社区照料、机构服务、精神文化服务都非常匮乏。下一步应加快城乡统筹,适当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特别要结合农村实际,鼓励发展农村幸福院、养老大院等互助养老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老年人协会作用,以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农家书屋等设施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养老服务。这方面一些地方做了有益探索,比如,安徽安庆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把企业、老年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和社会服务力量紧密联系起来,以会员制形式搭建了农村养老服务平台,又通过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为养老服务提供支撑;铜陵市发挥老年人协会作用,通过大力弘扬孝心孝道文化、与老年人子女签订赡养协议、组织互助养老和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养老难题。对各地好的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
四要全面推进适老化宜居环境建设。过去较长时期,由于城市建设中没有老龄社会意识,许多基础设施和住宅都是按照成年型社会的需求设计和建设的,进入老龄社会后迫切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出行条件。这方面我们的“欠账”很多,比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6层以下楼房中,约80%没有安装电梯,老年人上下楼非常吃力,不得不成为“室内老人”;很多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出入口没有无障碍坡道和扶手,无障碍卫生间和适老洗浴设施远未普及,造成老年人出行难、如厕难、洗澡难;大量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设施标识的字体过小、色彩对比不强,给老年人阅读带来很大不便。这些都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今后应更加重视适老化宜居环境建设,对存量加快改造,新建增量必须符合无障碍标准,逐步实现住宅小环境、社区中环境和城镇大环境全部无障碍,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