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习俗保留多、人情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但近年来一些习俗“加码变味”,浪费农民群众精力和资金,给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是高价彩礼引发严重社会问题。高价彩礼不仅给部分农民群众造成经济负担,还导致一些极端事件。目前有的地方农村彩礼超过10万元,有些还要求盖新房或到城里买房。不少农户要用几十年的积蓄来付彩礼,甚至陷入贫困。黑龙江省仅因婚致贫的就有3400多户,占贫困户总数的0.46%。还有的贫困户付不起彩礼,只能“打光棍”,既影响家庭幸福,也不利激发致富动力,湖北、甘肃、江西等地都有这样的情况。更严重的是,高价彩礼重压下,个别农户丧失理智、铤而走险,引发盗抢案件和命案。
二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浪费农村发展资金。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给予重视合乎情理。但一些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已成风气,浪费了宝贵的发展资金,破坏了农村资本积累。部分农民迫于面子,超出自身经济能力跟风大办,有的因此欠债。在湖南、四川等地一些农村,办红白事要摆三天“流水席”,并相互攀比,讲究宴席档次,有些还请乡村乐队、歌舞表演、舞龙灯,花费往往达到数万元。宁夏、安徽等地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受陈规陋习影响,也花八万、十万元操办红白事,结果背上了沉重债务。(www.daowen.com)
三是滥办酒席消耗农民财力精力。在部分农村,无事整酒、借机敛财现象突出,陷入“击鼓传花”式“人情链”。泛滥变相的酒席,不仅让“人情”“亲情”变了味,更挤占了农民群众宝贵的时间和资金,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16年四川广元农民人均礼金支出1191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14.7%。山东、湖南等地,还出现了拿低保款付礼金、贫困户借钱随份子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