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平台模式助推民生事业发展

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平台模式助推民生事业发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平台+教育”“平台+医疗”等尚在兴起阶段,要本着鼓励创新、趋利避害的态度迎接这些新生事物,支持更多社会力量以平台模式为依托、发展社会事业,实现服务民生和合理回报的“双赢”、保基本与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双赢”、打造经济增长点与保障改善民生的“双赢”。

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平台模式助推民生事业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加速发展,必将对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经济领域相比,更需要同时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平台模式下,政府要加强前瞻布局、完善治理机制,让“有形之手”更加有力;市场要强化自我监督、最大限度调动人的创新积极性,让“无形之手”更加灵活,利用平台模式更好提升群众福祉。

一要积极支持平台模式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应用。当前,“平台+教育”“平台+医疗”等尚在兴起阶段,要本着鼓励创新、趋利避害的态度迎接这些新生事物,支持更多社会力量以平台模式为依托、发展社会事业,实现服务民生和合理回报的“双赢”、保基本与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双赢”、打造经济增长点与保障改善民生的“双赢”。对于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可以从支持试点起步,多培育一些“苗圃”,发挥好对新模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民生事业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政府要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好发展大方向,确保路子不走偏、群众利益不受损。

二要前瞻谋划制度设计,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在民生领域,受制于平台的专业资质以及用户实时评价的短期效应等问题,基于平台的自我管理难以取代政府监管,而传统的“政府部门按职责分工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各自管理工作人员”的分业式、层级制监管体制,也难以适应平台模式跨领域、“多中心”、扁平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在审慎包容的原则下,遵循“平台化”的治理思路,建立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政府监管能力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要厘清政府监管与平台自治之间的责任边界,打造跨部门监管体系,促进中央和地方之间、各地之间的协调联动,严格资质认证和底线质量标准,定好规则,保障权益,防范风险。要及时修订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特别是对于“人命关天”的医疗行业,属于“法无授权不可为”的领域,更要努力使法律法规修订与平台模式创新同步。要大力推进信息查询、数据分析、信用体系等基础平台建设,更好服务平台模式健康发展。(www.daowen.com)

三要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平台模式丰富了信息供给,但并不能解决民生领域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平台+医疗”为例,远程条件下甚至可能放大医患之间、医生与疾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就需要对医疗契约的制定、医疗效果的评价、风险责任的界定等,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要围绕医疗风险的侵权责任完善政策要求。与此同时,平台模式对现有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造成了冲击,也带来了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比如如何协调平台上兼职劳动、非全日制用工等就业形式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平台上收入与事业单位内分配制度的关系,等等,这都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政策层面做到谋定而后动。

四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判。从国际上看,对平台经济的理论研究是近十年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在社会民生领域的研究更是鲜有人涉足。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走在了发达国家前面,更有条件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平台模式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可能有很大差异,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特征,对平台模式产生的影响加强分类研究。就民生领域而言,要高度重视平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优势互补、线上线下的相互协作,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医生的望闻问切,都是先进的远程信息技术无法取代的。同时要注意线下平台模式的发展,例如医生集团的兴起就为平台模式提供了另一种应用范例,在精细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精准化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