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人”的因素看,由于评价导向问题造成部分科研人员申报项目时就没打算进行后期成果转化。当取得研究成果时,通常考虑的则是如何有利于发表论文、个人评定职称和获得相关科技奖励,而并非积极寻求与产业界对接,更好实现成果转化。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科技投入也水涨船高。但同时,部分科研项目从立项评估到评审鉴定,都没有真正考虑成果转化问题,导致高投入、低产出,不少科研经费并没有发挥应有效益。
从“人”的因素看,由于评价导向问题造成部分科研人员申报项目时就没打算进行后期成果转化。他们在课题初期设计阶段,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容易申请到经费,而忽略项目本身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当取得研究成果时,通常考虑的则是如何有利于发表论文、个人评定职称和获得相关科技奖励,而并非积极寻求与产业界对接,更好实现成果转化。
从“钱”的因素看,应用研究经费中相当比例并未真正体现“应用”价值。规律表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象不同、方法迥异,但我国科研实践中,很多应用研究项目在技术路线安排、参考指标设定、成果价值评估等方面都没有着眼于解决具体生产技术问题,而是简单套用基础研究惯例,结果使不少应用研究成果脱离实际、“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重复研究和低水平研究情况,浪费了宝贵资源。(www.daowen.com)
从“机制”的因素看,产业界在项目立项和成果评审鉴定等方面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如果某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有市场主体真金白银下了本钱,产学研用就会真正实现利益捆绑,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产业力量才会积极介入,确保研究方向和内容更加精准落地、符合市场需求。但目前,由于政府科技投入中引入社会资本的情况比较少,为了保证客观公正而使相关管理机构“免责”,科研项目立项和评审大多委托给业内专家等“无关人士”,由于没有利益驱动,各方对能否产业化并不太关心,评审结论大都是“一致同意通过”,但成果最终却束之高阁处于闲置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