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应注重质量

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应注重质量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会院士和专家认为,这些年我国在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上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成绩有目共睹,但很多政策落实得并不好,一些新老问题交织叠加。一是评价体系简单化,量化考核“一刀切”。有专家说,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仍然对所有人才“一刀切”地用论文、项目、头衔等来考核,十分不科学,而且容易造成“重学术轻应用、重科研轻教学、重头衔轻能力”的局面。二要研究建立柔性考核评价机制。

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应注重质量

科研评价体系发挥着重要的科研导向作用。与会院士和专家认为,这些年我国在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上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成绩有目共睹,但很多政策落实得并不好,一些新老问题交织叠加。

一是评价体系简单化,量化考核“一刀切”。有专家说,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仍然对所有人才“一刀切”地用论文、项目、头衔等来考核,十分不科学,而且容易造成“重学术轻应用、重科研轻教学、重头衔轻能力”的局面。长此以往,一些科研人员为了出论文,必然不会去选择做那些难度大、风险高的原创性、引领性研究,而去挑选热门的、容易出论文的题目,这势必会影响学科的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甚至会使一些学科逐渐萎缩,对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由于研究领域各有不同,量化指标并不适合评价所有人员的学术水平和贡献。比如一些从事支撑性技术研发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对于科研项目整体的完成有很大贡献,然而却很难直接以论文的形式体现。

二是“盲抽”成“盲评”,外行评内行弊病多。院士和专家们反映,现在很多科技成果评价、评奖都搞“盲抽”,即建立一个专家库,对科研成果随机抽取评议人评审,看似优化了遴选环节、避免了寻租,实则这样的评审有失科学性,因为随着科学研究的日益细化,从庞大“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评议人,经常对所评议项目知之不深,甚至知之不多。一位专家说,她多次参加这种“盲抽”,抽出的专家常常文不对题,有一次竟然是搞农学的专家评“量子卫星”。(www.daowen.com)

非学术因素干扰大,讲人情、师承的风气盛。一些专家提出,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中还存在相当严重的人情因素、门派因素干扰,常常出现“不是伯乐选千里马,而是老千里马选小千里马”的现象,这导致很多科研人员不关注自身水平的提高,而是花更多时间在找关系、输送利益和做评委工作上。还有专家介绍,因为有这个因素的干扰,一些没门路的科研人员要想评上职称、获得荣誉,成果必须比其他人高出一倍左右。

与会院士和专家建议: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品德、学识、才能、视野多方面进行评价,并根据不同评价目的、不同类型的人才调整评价侧重点。二要研究建立柔性考核评价机制。如实行以“阶段考核”代替“年度考核”,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用“小同行评议”代替“盲抽”,减少量化硬性考核,为高端人才的学术积累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三要引入国际评估。为避免自己人评自己人的利益干扰,国际通行做法是找国外人来评,我国可借鉴这一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