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恩斯特·策梅洛(1913年)、埃米尔·博雷尔(1921年)及冯·诺伊曼(1928年),后来由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1944年、1947年)首次对其系统化和形式化。随后约翰·福布斯·纳什(1950年、1951年)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博弈论强调当事人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即个人的收益或效用函数同时依赖于自己和博弈方选择。
博弈者、博弈规则、行动策略和收益函数为博弈论提供了统一的分析框架和基本范式,通过数学方法的应用,是研究问题具有明显的数学公理化特性,从而加强了博弈论分析问题的精确性。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军事学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了极大成功(见表2.6)。
表2.6 战略联盟博弈分析基本要素(www.daowen.com)
博弈根据不同的基准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有无具体约束力协议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根据行为的时间序列关系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若按照博弈者的了解程度就包括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两种类型。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质以及规模经济,只是市场竞争变成少数几家企业的博弈行为。一般来说,是一种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的零和博弈。为了应对全球性竞争的挑战,以及战略联盟这种非零和博弈关系出现。研究应用中,一些学者指出在博弈论中战略联盟遇到的对伙伴想法不确定问题就和监狱中囚犯所做的两难抉择是一样,所以双方都不合作。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不合作所带来的收益要高于合作。因为很多联盟都是建立在联盟伙伴希望能通过欺诈和开发其他伙伴来获取更多利益的基础上,所以联盟解散有可能就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学者们认为博弈论是需要有其他理论支持才能更好地理解战略联盟[106]。然而博弈论通常处理单次博弈的情况,但是关于重复博弈的研究仍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107]。然而,战略联盟是否可以随着时间变得稳定还需要更多研究支撑。无论如何,对于博弈论思考的延伸来解释联盟不稳定性看起来不是特别有可能完成[31]。且博弈论关于联盟稳定性得到为点均衡,与现实情况未必相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