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检验过度敏感性对当期收入的影响?

如何检验过度敏感性对当期收入的影响?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是与Hall提出的消费服从“随机游走假说”相关的一个概念。然而,在多数实证结果中,消费对当期收入都是“过度敏感”的,即消费的变动会对可预期收入的变化做出反应。多数研究认为过度敏感源自消费者短视、流动性约束以及不确定性增加导致的谨慎性储蓄。

如何检验过度敏感性对当期收入的影响?

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是与Hall(1978)提出的消费服从“随机游走假说”相关的一个概念。这一理论表明:如果消费者关于持久收入的预期是理性的,则前期消费就是本期持久收入的最佳预期。因此,本期消费仅与前期消费有关,其他任何变量(包括同期收入)对消费都没有解释或预测能力。然而,在多数实证结果中,消费对当期收入都是“过度敏感”的,即消费的变动会对可预期收入的变化做出反应。

结合中国经济对当期收入或预期收入(即滞后期收入、前期收入)敏感性的检验基本都是基于Campbel模型的λ系数的检验(当期消费变动与当期收入变动相关系数[2]。已有研究表明,λ系数在我国显著大于0,甚至大于0.5,也就是说,我国当期收入(或习惯)型消费者显著存在,消费函数是过度敏感的(孙凤,2001;万广华等,2001;王曦,2002;申朴等,2003;宋冬林等,2003;杜海韬等,2005;孔东民,2005;潘彬,2006;李永友等,2006;赵霞等,2006;臧旭恒等,2007;艾春荣等,2008;潘彬等,2009),其中,部分研究发现若城乡比较的话城市居民更敏感(杜海韬等,2005;臧旭恒等,2007),好年景时敏感性小(孔东民,2005;艾春荣等,2008;潘彬等,2009)。(www.daowen.com)

多数研究认为过度敏感源自消费者短视、流动性约束以及不确定性增加导致的谨慎性储蓄(王曦,2002;宋冬林等,2003;杜海韬等,2005)。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如,要刺激消费,增加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政策是有效率的;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以消除短视行为和缓解流动性约束;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消除短期行为(王曦,2002)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