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的任务是为了消除生产和消费在空间、时间、信息、所有权和价值五个方面的分离,空间的分离产生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址在空间位置上的分离;时间的分离产生于生产时点与消费时点的差异,进而生产期限以及流通时间都加剧了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分离;信息分离是指消费部门对生产者信息的不确定性及生产部门对消费者信息的不确定性;所有权的分离是指生产者拥有商品的所有权而消费者却不拥有;价值的分离是指消费者对该商品及其提供形态的认可价格与生产者的供货价格之间的差异。流通的主要功能包括所有权转移、风险分担、传递信息以及物流等相关功能(田村正纪,2001)。
完善的流通体系可以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便利市场交易。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导致社会总交易成本节约,首先体现在交易速度加快和流通时间缩短,从而减少流通费用上。另外,信息化、网络化等流通方式的创新,售后服务、品质保证等完善的信用保证,广告、促销和展示等一系列营销方式,从生产到批发、零售的一体化经营管理和信息沟通等,现代流通体系作为衔接供求的中间媒介,起到的高效润滑的作用可以广泛地节约社会交易成本。(www.daowen.com)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流通体系的完善发展是促进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王新利等(2006)通过对2003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以农村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近似地代表农村对消费品的消费水平,以农村从事批零贸易及餐饮业的人数近似代表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流通体系是除了收入因素以外,对农村消费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之一。胡愈(2007)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也得出与王新利类似的结论。张连刚等(2009)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居民消费增长与流通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是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同时,该文使用Panel Data模型进一步探析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分别增长1.3019个、1.0127个、0.623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该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西部地区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程度仅仅是东部地区的一半。文启湘等(2010)把流通和消费存在的双向因果关系视为一个双向的投入—产出系统,利用DEA模型通过两组变量内在联系的实证分析,来反映我国流通业发展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和消费增长对流通业的拉动效应,并且综合地揭示两者协调发展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