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到街上面馆吃面。入座,特地给老板娘交代:不放辣子!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放辣子,不放辣子,不放辣子。
面上来,不禁傻眼:上来的是一碗红油面,没有另外放油辣椒而已!邻座,一位当地的大姐,吃完了一碗红油加油辣椒的面,而且把油汤也喝掉了,气定神闲。我一边将面条用筷子挑起,让红油与面条脱离,一边看大姐吃完面条喝红油汤,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这是重庆最寻常的吃食。这里的人们,很爱自己的文化,说方言为主,甚至有人听不懂普通话。这里人们的坚持,从“老火锅”也能见端倪:凡是招牌上敢打“老火锅”的,必须按照老理来,用“老油”做锅底。
吃火锅,当地叫“烫火锅”,各种食材在“老油”里烫一下的意思。火锅可以“无菜不烫”,什么菜在锅底一烫,就自成风味了。“老油”是一桩公案。坚持者,认为“老油”才是重庆火锅的魂魄,祖宗们就是这么干的;否定者,认为是“口水油”,有害身体健康,坚决取缔之。作为一名老饕,我认为,老辈传下来的东西,还得慢慢思考。“老油”,或许有其道理,特别是饮食之道。
在铜梁,还是接触了几样未曾见识的“猛料”。
“老油”,即牛油炒料。前面已经说过了,应当是“第一猛料”。(www.daowen.com)
“头刀菜”。说是“铜梁第一菜”,价格也不错,小饭馆也得百十元一盘。上得桌来,感觉这菜有点“坑”:主角是泡姜、泡椒,那“头刀菜”倒是“肉隐肉现”,成为配角了。应该是拜中国饮食博大精深的“补”文化所赐,成就了这道“头刀菜”,说起来此菜不雅,有兴趣的自己“百度一下”。
“猪牙龈”。此猛料既可红烧,又适宜烫火锅。作为北方人,猪下货爱好者合作伙伴,从未想过将猪牙龈当作独立的食材。西南之地,不但使“猪牙龈”独立成材,且更加细分化,猪口腔的上膛部分,因为猪舌头舔之,被美食爱好者称之为“天膛”,是比“猪牙龈”更金贵的食材。这玩意,就是软骨,脆韧弹牙,实无大味。
“脑花”。此猛料是烫火锅的食材,就是猪脑子。记得小时候,过年煮下货,猪脑子是不受待见的,吃什么补什么,脑子不灵光,更不能吃猪脑。在重庆烫火锅,“脑花”则是上品,一个猪脑剖为四瓣,端上桌来,倾盘下之,翻滚几下,捞起,奇白、奇滑、奇嫩,妙不可言。
“三活”。一开始不明白,一家家的店铺,为何叫“三活兔”。请教当地人士,才知道“三活”是指“活鸡、活鱼、活兔”,活物现杀现做,取的是食材新鲜。鸡、鱼太寻常,兔则占了便宜,“三活”酒店则多以“三活兔”为名了。
“摇滚烧烤”。在黄桷树花海,景区门外是热闹非凡的市场,以吃吃喝喝为主,烧烤是主力。有几家烧烤,打出了“摇滚烤肉”的招牌,放着摇滚乐,烧烤师一边跳舞一边烤肉,扮相古怪,抓人眼球。客人吃掉肉串剩下的竹签,被命名为“发财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