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实业不振的忧虑、不满比比皆是,并归咎于政策调控。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有悖于市场规律的“伪实体”无效运转、空耗资源,消灭掉也是应有之意。
“山寨”。没有自己的技术,抄袭、山寨而来的产品,“形似而神散”,关键技术还掌握在别人手里,腰杆不硬。最著名的就是“汉芯事件”,领先世界了,刚自豪没多久,发现是把人家产品上的logo磨掉换上了自己的,又灰头土脸了。至于那些花钱买来的“认证”“技术成果鉴定”“专利”什么的,都是糊弄局的。这样的“实体”,消耗大量资源,却没有相应的产出,何谈效率。
“劣质”。为了价格上“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在原材料上寻找低廉的替代品,甚至将有毒、有害的原料添加到产品中,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这个板子不能只打到民营与小微企业的屁股上,一些行业因为大企业的既得利益,而形成业内谁也不愿意揭开的“潜规则”、“公开的秘密”“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甜蜜素”“毒胶囊”等等事件,成为“互害社会”的一个个注脚,如此害人的“实体”,能交税、能安排就业就可以听之任之吗?
“道具”。有一种类型的实体,圈地建厂做“道具”,专干从银行贷款的勾当,参与干这一票的都假装是真的,相互勾连,以此作为利益再分配的平台。这类所谓的“实体企业”,为“融资”而生,相当于实体里面的癌瘤,贷款“担保圈”相当于癌细胞扩散,对实体健康有较大破坏力。(www.daowen.com)
实体是经济之本,是国家命脉,国家通过宏观政策调控,让那些“不实”的实体退出市场,可谓“断臂求生”,不能养痈遗患。“伪实体”利益集团化,监管不力难辞其咎,寻租者亦变相成为利益集团的成员,收了“路条费”再设卡收“过路费”,是“元凶”之一。振兴实体经济,对于“真实体”,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税收、就业的主管道,应予保护与支持,减税减负以支持其发展,否则不是被苛捐杂税压榨而死,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被“伪实体”连累坏。
“只有不景气的企业,没有不景气的行业”——这不仅仅是一个很励志的说法,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深度调整期,一方面是“伪实体”尸横遍野,另一方面是大而强、小而美的“健康实体”傲立市场。到市场上走一走,真伪立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