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常识的策略识别方法

基于常识的策略识别方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竞争压力与竞争环境的变化,一个方向确立下来,还没走多远,就改弦更张,调整到另一个方向上,资源与体系随之调整,这样的策略调整既浪费又有较大风险。“纯粮”能上升到企业的策略选择吗?这款酒尽管从定价上看,属于低端酒,但“不上头”的确是基于常识的诉求,直白有力。消费者不是专家,消费者需要基于常识的判断。从专家角度出发,白酒可以作出基于常识的策略识别吗?常识能否上升为战略?

基于常识的策略识别方法

这个话题,是针对白酒的。在开始探讨之前,我还是从一个与白酒无关的例子开始。

与快消品交手,终端洞察是不可少的基本功。因为服务快消客户,我经常去商店超市,以消费者身份去与促销员沟通、对比陈列面、观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三个场景,让我大跌眼镜。

场景1——在促销堆头前,促销员在对一位年轻女性消费者(二十出头的样子,装扮入时,目测是都市白领一族)讲解香油的产品知识后,作恍然大悟状,说了一句“香油原来是芝麻做的”!

场景2——一对中年夫妻,都戴眼镜,举止斯文,一看就是知识分子。在调味品陈列区,这对夫妻在争论“麻油是不是花椒油”这个问题。

场景3——两位大妈结伴逛超市,在调味品区,一位给另一位传授经验:“凉拌菜,买那个‘极味鲜’酱油。”显然,她说的是“味极鲜”,算是一个品类,大妈并不知道品牌。

以上场景是真实存在,可能是个例,但也能说明:消费者不是专家,如果面对面沟通才能让消费者理解,纵然使出洪荒之力,又能如何?

白酒,因产地、酿造工艺、气候条件、水质、粮食、微生物菌群、贮存环境与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风格各异,甚至有秘境之酿的神秘色彩,是中国人特殊的精神食粮,是国粹之一。

在中国古代,酒是贵族食品,所以,百姓生活的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显贵生活的七件事则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差距大矣。

当中国白酒行业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时,文化就成为白酒的标配,挖历史,挖名人,挖传说,掘地三尺也要贴上历史文化的标签,甚至牵强附会到令人难以置信;然后,纷纷占据品类定位创新品类与竞品进行所谓切割,一波一波的“中国人的××酒”汹涌袭来,强行拉消费者站队,好像“你不喝××酒就不是××人”;然后,就是创新香型,这个香型,那个香型,在这上面也是用尽了气力;然后,拼产区,这个产区,那个产区,各有自己的神秘之处,都是难以复制的天赐宝地;然后,讲酿造工艺,讲勾调技术,讲大师传奇,也是精彩纷呈……品牌管理者真的是殚精竭虑,为品牌的差异化绞尽脑汁。在这里,笔者对业界的种种努力充满敬意,这些努力,一方面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的标准和理由。但是,这些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消费者甚至更加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其实,回头看,往前走,应该检视一下策略问题了。战略太高大上,是学问家的事情,在这里,我仅就策略层面进行探讨。(www.daowen.com)

作为白酒企业的发展策略,就是解决“到哪去、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方向是第一位的,所谓“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基于竞争压力与竞争环境的变化,一个方向确立下来,还没走多远,就改弦更张,调整到另一个方向上,资源与体系随之调整,这样的策略调整既浪费又有较大风险。在策略选择上,只要是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就是好的策略,坚持下去,或能成就有自己特色的品牌之路。行业标杆在变,竞争对手在变,于是,我们也要变,并且要差异化,变着变着,又变到一起去,大家又同质化了。除非是面对革命性的行业变革,要顺势而变,否则,一个方向坚持下去是好的策略选择。

在追求差异化的策略路线上,很多企业渐行渐远,甚至忽略了行业属性与产品属性,或者说是忽略了常识。达·芬奇说:“人类大脑通过眼睛、耳朵和其他感官收集资讯,并交由常识来集中处理。换句话说,常识是一种驾驭其他感知的超感知。但商业人士却不相信这种超感知的存在。”对常识的忽略,一方面如达·芬奇所说,商业人士不相信这种超感知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常识的恐惧:这是常识呀,这样说显得我们太低级、太无能了,我们的品牌要有文化,要高大上,说浅显的常识是一种巨大的风险。正如特劳特在《新定位》中所说:研究者不是因为简单而得到报酬,而是因为复杂。

在白酒的消费上,消费者可以感知的常识是什么?我来谈谈一孔之见。

一是“纯粮”。如果经常调查一些喝白酒的人,很多人甚至喝了一辈子“糊涂酒”,浓、清、酱怎么回事都不甚了了,至于固态法、液态法什么的,就更不必提了。但不管懂酒的,还是不懂酒的,都有一个共识:纯粮酿造。业界可能不屑一顾,但消费者就是这么判断的。“纯粮”能上升到企业的策略选择吗?我认为,基于白酒的行业属性、产品属性、消费者认知,“纯粮”加体验式营销,将是培养忠诚消费群体的有效途径,向小众化、个性化转变。

二是“口感”。舌尖上的中国,吃的喝的最讲究“口感”,营养则是一个“伪概念”,入口时最重要的还是舌尖上的感受。所以,近年来,绵柔型白酒大行其道,低度酒也自不必说了。

三是“不上头”。即饮后的感受,酒后上不上头,会不会宿醉,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白酒品质的评判标准。我最近在商店超市看到一款桶装酒,桶签上醒目的三个大字“不上头”,其他的产品标注信息则在这种强烈对比下隐而难见。这款酒尽管从定价上看,属于低端酒,但“不上头”的确是基于常识的诉求,直白有力。

消费者不是专家,消费者需要基于常识的判断。

从专家角度出发,白酒可以作出基于常识的策略识别吗?常识能否上升为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