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国内外学者即对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前景以及双边贸易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史智宇(2004年)研究认为,由于中国与东盟在自然禀赋、生产传统、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各国基于自身比较优势或其他因素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以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从而导致了相似的出口结构。他认为,中国与东盟无论在出口产品结构还是在出口市场结构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与东盟在出口市场上将展开激烈竞争。林淑惠(2005年)进一步研究指出,在美国市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出口结构较为相似,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最为激烈。
但是,基于陈建军、肖晨明(2004年)和董瑾、江山(2005年)的研究,东盟与中国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东盟主要向中国出口矿产品、塑料和橡胶制品、木制品、纸浆和纸制品、油脂等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它们约占东盟向中国出口额的44%;东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则主要是工业品、电器、轻纺产品和成套机械设备等中国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产品,它们约占从中国进口产品总额的58%。
综上所述,东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是其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上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双方应该正视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双边贸易和向第三方出口贸易的结构。具体而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通过政策协调,推动区域产业分工新格局的建立,对制造业、轻工业等具有竞争性的产业以产业内分工和贸易为导向,推动在东亚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形成产业带,发挥积聚效应,实现区域贸易合作的动态收益,防止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www.daowen.com)
以电子元器件为例,合理的产业内分工将消除双方的竞争性,促进双边贸易。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制造业人工成本一般为1200美元,不足发达国家的3%。而新加坡制造额人工成本在20 000美元~23 000美元之间,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制造业人工成本在2000美元~6000美元之间,中国仅相当于新加坡的5.9%、马来西亚的22.7%、泰国的44.2%和菲律宾的48.3%。显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都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具有更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与中国相比,东盟主要国家(除了印度尼西亚)的资本和技术资源相对丰富。例如2001年,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均GDP分别为911美元、20 553美元、3697美元、1884美元、924美元和680美元。于是,东盟各主要国家为顺应中国的进口需求,开始利用其资本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工电子、器件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半成品并出口中国;中国则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将这些半成品加工成最终产品,最后再返销到东盟以及欧美市场。于是,东盟主要国家和中国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循环机制,大大促进了双方商品的出口。贸易实践也证明,在电子、器件等产品贸易中,东盟和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分工。1999年以后,东盟主要国家在机械产品和电子产品方面均对中国保持两位数的顺差。但是,近些年来,在机械产品方面,中国的出口在稳步上升,而东盟出口则开始下降,双方进出口差距已经非常小;而在电子产品领域,双方进出口差距却在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