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稳健发展,流量和存量的全球占比不断上升,根据UNCTAD发布的《2020世界投资报告》,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位居第二,依存量排序则居第三[27],流量和存量排名都与2018年相同。但由于多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的新投资限制政策,给现有投资项目的落实推进和新投资项目的评估决策带来了冲击,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形成了巨大挑战。此外,贸易争端、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泛滥以及地缘政治斗争等也进一步对中国的对外投资带来严重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2020年全球供应链受阻、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国际直接投资需求受到冲击,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和不稳定环境。亚洲开发银行2020年5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预计在2020年给全球带来5.8万亿美元到8.8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GDP减少6.4%~9%,占全球产出30%的亚太地区预计将损失2.5万亿美元。IMF2021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下跌3.5%。全球经济整体下跌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形成巨大挑战。
(二)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信心疲弱
以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为突出表现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跨国投资方式和国际生产组织中的价值链、供应链重构带来深刻影响,传统产业收益率下降,全球生产性资产的跨境投资面临沉重压力。再加上疫情危机、地缘政治斗争和逆全球化贸易争端等因素,202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大幅萎缩,投资回报率连年下滑,企业“走出去”的信心疲软。根据UNCTAD的统计,全球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在2020年一季度同比下滑双双超过50%,全球项目融资中新的交易数量同比下降超过40%。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资金超过50%来自跨国企业的收益再投资,但作为外国直接投资最大主体的全球5 000家领先的跨国企业已将2020年的平均盈利较2019年下调了40%,预期利润下滑将影响和制约跨国企业收益的再投资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增长。
(三)多国加大对外资的审查和监管,发达国家普遍提高投资壁垒(www.daowen.com)
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资实施更为严苛的审查,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国对本国战略性行业的外商投资更为审慎。法国在2019年底和2020年4月两次修改外资审查办法,提高投资审查门槛,分别将外资股比限制从33%降至25%,再进一步下调至10%;意大利将外资审查范围扩展至“所有与战略性活动相关的企业”,同时提高对外部投资的警戒意识;德国2020年多次强化投资审查机制,通过了旨在加强对卫生医疗领域审查的法令,并且允许政府阻止外资并购疫苗、口罩等相关生产企业;英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对收购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表示担忧,其在2020年实施的对外商投资审查更为严格的《国家安全和投资法案》,将对外商投资产生较大影响;美国通过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和《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等新的监管制度也将对外商投资造成挑战。
(四)中国标准国际化亟待提速,企业经营合规性压力持续扩大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多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铁路、通信、船舶制造等领域的标准国际化也取得较大进展,但总体来看,标准规则“受制于人”仍然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瓶颈。在基础设施、能源、工程承包等领域,核心标准大多牢牢掌握在西方国家相关企业手中,这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重要的“卡脖子”因素。以电力行业为例,尽管中国电力行业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部分相关标准也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标准要求,但因为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较低,“走出去”过程中经常被迫采用其他标准,削弱了中国电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经营合规性压力持续扩大。近来部分西方国家对规则的操纵和经济政治化日趋严重,除反商业贿赂外,包括反洗钱、反垄断、数据保护、反金融欺诈等各领域都被纳入合规范畴,广义的合规体系成为跨国企业必须遵守的国际规则。在此背景下,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构建合规体系,提升合规风险防范能力。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合规风险高发,频频受到相关国家制裁,成为制约企业海外可持续经营的绊脚石。尤其随着美国“长臂管辖”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种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实体清单”成为打压中国跨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企业面临的经营合规性压力将持续扩大。
(五)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稳步提升,国际舆论话语权争夺日趋激烈
从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以来,境外中资企业向投资所在国缴纳各种税金总额超过1 000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中国境外企业雇用外方员工超过两百万人。中国高速铁路、高原高寒铁路、重载铁路等世界领先技术,有力地支撑了相关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随着中国在相关国家影响力的稳步提升,部分西方国家担心中国的崛起和“一带一路”建设会触动自身利益,削弱其在相关国家或领域的影响力。围绕“一带一路”的国际舆论与规则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各种所谓“中国威胁论”“债务陷阱论”“新殖民主义论”等甚嚣尘上,对部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正常运营造成较大干扰。这些话语体系的交锋将与全球经贸投资规则改革相行相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