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证案例: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分析

实证案例: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分析浙江省民营企业对产品开发的风险,浙江工业大学某团队有针对性地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就调查结果做出了一系列典型分析。对本例的学习有助于把握对新产品开发风险进行分析的方法与程序。为把握浙江省民营企业对产品开发主要风险的认识,该团队进行了问卷调查。表5.2浙江省民营企业行业分布问卷以9点量表评价形式[1]调查民营企业对产品开发不同风险程度的识别,调查结果数据如表5.3~5.4所示。

实证案例: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分析

为分析浙江省民营企业对产品开发的风险,浙江工业大学某团队有针对性地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就调查结果做出了一系列典型分析。对本例的学习有助于把握对新产品开发风险进行分析的方法与程序。以下是该团队调查与研究成果的展示。

为把握浙江省民营企业对产品开发主要风险的认识,该团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37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被调查民营企业涉及化工、机械、电子等10余个行业(见表5.2)。

表5.2 浙江省民营企业行业分布

问卷以9点量表评价形式[1]调查民营企业对产品开发不同风险程度的识别,调查结果数据如表5.3~5.4所示。

表5.3 产品开发风险程度

表5.4 各风险总分值、平均值及均方差

由调查结果可知,民营企业认为市场风险大于其他三类风险。据表5.4的排序可知,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管理风险,下面依次讨论这四类风险及其成因。

(一)市场风险

由调查统计可知,“市场分析不当且预测失误”“市场需求变化”(包括“市场需求疲软”“需求覆盖面不够广”“需求持续时间短”)和“竞争过于激烈”三因素是引起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见表5.5)。

表5.5 市场风险分布

(1)市场分析不当且预测失误。市场分析和预测包括需求前景、资源分配、供给价格、生产成本、产品寿命周期等内容。但不少民营企业在分析和预测时,主观随意性强,凭感觉判断,分析不客观,预测不科学。

(2)市场需求变化。市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产品研制时的需求和产品投产后的需求也不会总是一样,如果新产品研制成功后市场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时即使产品质量再好,价格再低廉,也难以赢得市场的青睐。有些民营企业在产品开发时没有准确把握市场的动态需求,而是从自身条件来考虑产品的研制,从而更易导致失败。

(3)竞争过于激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民营企业投放到市场的新产品,势必遇到竞争者的挑战。如果民营企业的新产品在质量、功能、价格乃至包装、服务等方面不及竞争对手,则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二)技术风险

在进行产品开发时,民营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是保证新产品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则开发出的新产品势必缺乏含金量。在科技制胜的时代,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将难以在市场上立足。有些民营企业制定了高标准的产品开发目标,但在研制过程中,却由于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开发实力不强,研制设备水平不高,或者辅助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导致产品开发工作半途而废或偏离开发目标,使民营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由表5.6可知,技术风险主要来源于民营企业内部自身条件,一般与民营企业技术开发实力相关。(www.daowen.com)

表5.6 技术风险分布

(1)技术不成熟。即技术可靠性差,利用不成熟技术进行产品开发,极易导致开发失败。由于没有可靠的技术保障,产品开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缺乏明确目标。民营企业为了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置可靠性不顾,利用尚处于研究阶段的超前技术开发新产品有着极大的风险。

(2)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水平限制。在国外许多成功民营企业中,专门从事技术开发的人才占民营企业雇员的15%~20%。而目前我国大中型民营企业中,平均仅有不到职工总数2%的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统计表明,43.3%的民营企业采用“仿制改进”的产品开发策略,43.3%的民营企业采用“更新换代”的产品开发策略,只有6.5%的民营企业采取“自主创新”的开发策略。近几年来,许多民营企业都被技术开发经费和新产品研制基金太少、科技人才不足、技术素质低等问题困扰。

(3)没有配套技术保障,遇到技术难题不能及时解决。产品开发还须借助于合理的技术结构和技术力量配置,才能使民营企业的技术能力充分发挥。技术力量配套不完善,仅靠技术人员单方面努力,很难形成较强的整体技术能力。不少民营企业对自身技术水平估计过高,导致技术发展惰性,对未来盲目乐观,一旦遇到技术难题就束手无策,又没有很好的技术协作单位援助,产品开发过程因此受阻,从而延缓了新产品的上市时机。有些民营企业甚至就此放弃新产品的开发,错失了民营企业发展良机。

(三)社会风险

表5.7表明“与目标消费群情趣、心理需求不一致”和“与国家政策法规有冲突、抵制”(在“其他”栏中民营企业提到的都是与政策有关的因素,组合“与国家政策法规有冲突、抵制”占40%)是引发社会风险的主要因素。

表5.7 社会风险分布

(1)与目标消费群情趣、心理需求不一致。如果民营企业研制的新产品与销售地域的文化传统不相符,或与当地的宗教风俗习惯有冲突,必将引起人们的心理抵触,造成销售失利。因此,民营企业开发新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其是否与目标市场社会文化相融合,是否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民营企业只有重视文化、宗教、民族等社会因素,才能开发出符合特定消费群体喜好的新产品。

(2)与国家政策法规不符合。新产品不符合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能源政策、科技政策,不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使用标准,不能享受优惠政策,不能获得产品原料、技术的进出口许可,不能取得专利权商标权等都可能引起社会风险。

(四)管理风险

归纳起来,可将生产组织不力、仪器设备不够先进、资源不够丰富、管理混乱等因素概括为管理失误;同时,将没有完善的开发机制、开发周期过长、开发费用过高、不能进行质量控制、测试中存在问题概括为开发失误,因此“管理失误”和“开发失误”是造成管理风险的主要因素(见表5.8)。

表5.8 管理风险分布

(1)不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开发质量,将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许多民营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产品开发质量管理部门,来负责对开发工作质量的计划、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产品开发质量出问题,没有部门、人员来承担责任。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对新产品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重视不够,听之任之,任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最终影响产品的销售并损坏民营企业的形象。

(2)管理失误。新产品从研制到上市,涉及民营企业许多部门和人员,一些民营企业的开发部门和开发人员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权限,部门之间文过饰非,相互扯皮;另一些民营企业不按产品开发程序办事,违背规律盲目追求快速度;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决策层对产品开发意见不一,或管理费用过高,生产计划僵化,财务分析失真等。这些均会导致民营企业产品开发失败。

(3)开发失误。一些民营企业没有建立高效率准确获取市场信息的情报系统,没有给产品开发给予必要的投入,技术力量不足,检测手段落后;另一些民营企业开发机制不健全,时效观念不强,延误商机;还有一些民营企业仪器、设备陈旧、落后,提供的试制设备和条件又未能及时满足需要,导致新产品可靠性和耐用性差、正品率低,丧失竞争能力。

应该注意,不同民营企业的产品开发,所遇的风险及风险程度各不相同,而且各类风险的成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民营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需根据自身开发特点系统分析和评价开发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