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联合国经济制裁的程序残缺分析

联合国经济制裁的程序残缺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后来的《宪章》修改中,会员国也不敢轻易触及程序创设的问题。从而使联合国经济制裁存在严重的“程序残缺”问题。分析联合国经济制裁的“程序残缺”应该切分联合国经济制裁的主要环节,并逐一进行分析。实际情况是有一部分国家的确通过国内立法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其中包括执行安理会经济制裁决议的程序法。但大部分的国家并没有进一步立法,从而导致国际经济制裁执行程序的残缺。

联合国经济制裁的程序残缺分析

联合国经济制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机构很多,涵盖的环节也很多,将经济制裁的各个环节都界定清楚尚很困难,因而会员国在最初创设经济制裁权力的同时,为经济制裁权力在各个环节上的行使都创设相应的程序,几乎不大可能。而且,国际立法属于协议立法,其步履之艰难已为国际法学界所共知。加之,《宪章》之修改往往因牵动各国之根本利益而格外困难。上述种种原因,最终导致联合国会员国在通过《宪章》第7章创设经济制裁权力之初,根本无法为经济制裁权力在经济制裁各个环节上的行使创设程序,而只能在一些重要的环节上,为经济制裁权力的行使创设基本程序。在后来的《宪章》修改中,会员国也不敢轻易触及程序创设的问题。从而使联合国经济制裁存在严重的“程序残缺”问题。

那么,联合国经济制裁之程序残缺“缺”在何处呢?分析联合国经济制裁的“程序残缺”应该切分联合国经济制裁的主要环节,并逐一进行分析。

联合国经济制裁包括的环节很多,但至少应该包括不法行为之识别、经济制裁措施之决策、经济制裁措施之执行等三大环节。任何法律制裁都是法律共同体对不法行为的反应,因而不法行为之存在是实施法律制裁之先决条件。据此,任何法律制裁在实施之前,必须先要由制裁机构对“是否存在不法行为”的事实加以识别与确认。这种不法行为在国内刑事制裁中就表现为“犯罪”,这种识别就表现为法庭的“定罪”,这种识别的权力由法庭行使。一旦做出“存在不法行为”的识别后,接下来的是决策环节。在该环节里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制裁机构决定针对不法行为应该采取何种制裁措施。这种决策在国内的刑事制裁领域就表现为“量刑”。为了确保识别权力和决策权力不被滥用,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程序来制约制裁机构之识别权力和决策权力,这种识别与决策的程序在国内刑事制裁领域中就表现为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庭审程序。由此可见,制定必要的识别与决策程序来制约识别和决策权力的行使,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方式。联合国会员国在《宪章》第7章第39条和第41条创设了经济制裁的识别权和决策权。在《宪章》第5章中创设了制约这种权力的程序,但在执行的环节上却并没有创设任何程序。安理会是经济制裁的识别与决策主体,安理会如何行使经济制裁的识别和决策大权,是有程序可依的,事实上安理会在行使上述两大权力时,基本上与安理会行使其他权力共用一套程序,这套程序集中规定在《宪章》第5章之中。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是安理会经济制裁的执行主体,但国家如何执行安理会的经济制裁决议却无程序可依,换言之,《联合国宪章》并没有进一步规定国家和国际组织执行安理会经济制裁决议的程序。各执行主体采取何种程序来执行安理会经济制裁决议是一个由各执行主体自行决定的问题。实际情况是有一部分国家的确通过国内立法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其中包括执行安理会经济制裁决议的程序法。如美国制定的《联合国参与法案》(the United Nations Participation Act),英国制定的《联合国法》(the United Nations Act 1946)。但大部分的国家并没有进一步立法,从而导致国际经济制裁执行程序的残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安理会采取经济制裁的行动还没有受到任何机构的制约,但国际社会要求将安理会的经济制裁行动置于司法审查之下的呼声却很高。同时,安理会采取经济制裁行动也应该受到某些国际法规范的制约。这些国际法规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实体规范;另一种为程序规范。其中实体规范主要包括《宪章》规范和国际强行法规范,以及其他的国际习惯法规范。制约联合国经济制裁的程序规范却存在残缺和瑕疵。

【注释】

[1]UNCIO,Report o f Mr.Paul-Boncour,Rapporteur,on Chapter VIII Section B,Documents,881,III/3/46,p.2.

[2]《宪章》第11条规定:“大会得考虑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合作之普遍原则……”;《宪章》第12条规定:“当安理会对于任何争端或情势,正在执行本宪章所授予该会之职务时,大会非经安理会请求,对于该项争端或情势,不得提出任何建议。”

[3]Vera Gowlland-Debbas,United Nations Sanc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Judicial Review of Sanctions,by John Dugard,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1),p.85.

[4]ICJ Reports,1962,p.168.

[5]ICJ Reports,1971,p.45.

[6]ICJ Reports,1996(I),p.226.

[7]ICJ Reports,1993,(3),p.440.Case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enocide Convention(Bosnia and Herzegovina v.Yugoslavia ).

[8]International Law Material(ILM),1998(37)p.627.

[9]ICJ Reports,1971,p.294.

[10]Thomas M.Frank,“Comment:the Powers of Appreciation:Who is the Ultimate Guardian of the U.N.Legality?”,86 Am.J.Int’l.L.519,1992.Citing question of Interpretation and Apllication of the 1971 Montreal Convention Arising from the Arial Incident at Locerbie( Libya v.U.S.).

[11]Geoff Simons,The Scourging of Iraq:Sanctions,Law and Natural Justice,Columbia:Palgrave Macmillan,1996,p.51.

[12]Denis J.Halliday,“The Catastrophe of Sanctions Against Iraq”,in Seattle Times,Feb.19,1999,at B5.

[13]International Law Material(ILM ),1996(35).

[14]王新红:《论政府权力法定原则》,《当代法学》2002年第7期,第58页。

[15][英]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16]《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0条规定:“关于同一事项先后所订条约之适用以不违背联合国宪章第103条之规定为限”。

[17]I.C.J Report,1992,p.114.Case Concerning Questions of Interpret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1971 Montreal Convention(Libya v.US).

[18]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19]同上第10页,“因为关于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的存在和范围问题,尚无一致的标准,在国际习惯法上并不明确,也没有国际条约来做出统一的规定。”

[20]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21]Bowett,D.W.,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5th edition,LC COll:KZ4850,.S26,2001,p.35.

[22]K Geyeke-Dako,Economic Sanctions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Tema,Ghana:Ghana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3,pp.30-1.Also See 113 Cong.Rec.887(daily edition ist,Feb.1967;Remarks of Representative Younger)and Letter of Former Secretary of State Mr.Dean Achenson to the Washington Post,11th,Dec.1966,p.E6,col.4.

[23]S/Res/232(1966),section 1.

[24][英]伊恩·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曾令良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65页。(www.daowen.com)

[25]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26]参见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篇第2节第53条。

[27]Mark Janis,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2nd edition,Little:Brown,1993,p.34.

[28]ICJ Reports,1993,p.440.

[29]See Chinn,1934 P.C.I.J.(Ser.A/B),at 150.

[30]See Siderman,965F.2d at 711.

[31][英]詹尼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第一卷第一分册,王铁崖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32]John Dugard,Judicial Review of Sanctions,in United Nations Sanc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Vera Gowlland-Debbas ed.,the Hague/London/Boston:Kluer Law International,p.85.

[33]Bin Cheng,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as Applied by International Tribunals,London:Stevens and Sons,Ltd.,1953,p.133.

[34]梁淑英主编:《国际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35]ICJ Reports,1985,p.4.

[36]参见国际法委员会于1979年5月14日—8月3日举行的第31次会议的工作报告。Doc.A/34/10,YILC,vol.ii,part 2,1979,p.1,at pp.21-24.

[37]Annual Digest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case 1919-1949,BILC,vol.4,1927-8,p.526.

[38]ICJ Reports,1986,p.14.

[39]ICJ Reports,1997,p.7.

[40]International Law Report(ILR),vol.54,1979,p.338.

[41]Shabtai Rosenne,Dobbs Ferry,League of Nations Conference for the Codifi c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1930),NY:Ocean Publication,1975,p.128.

[42]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Official Records(UNGAOR),23rd Session,6th Committee,1095th meeting,1963,p.3.

[43]Fourth Report on Law of Treaties,p.67.

[44]Year 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YILC),vol.ii,part 2,1979,p.116.

[45]Six Report,Doc.A/CN.4/389,2 Apr.1985,p.19.

[46]It can also be seen in:Sicillianos,Les ractions dcntralises l’illicit;Des contre-measures la lgitime dfence(1990);Boission de Chazournes,les countre-measures dans l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s conomiques(1992)56;Alland,Justice prive et ordre Juridique International(1994).

[47]Nicolas Angelet,“International Law Limits to the Security Council”,in:United Nations Sanc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by Vera Gowlland-Debbas(ed.),the Hague/London/Boston:Kluer Law International,2001,p.72.

[48]孙宏坤:《程序正义论》,载于《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第89~90页。

[49]Christopher osakwe,“The Bill of Rights for the Criminal Defendant in American Law.”in Human Rights in Criminal Procedure.

[50]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载于《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第30页。

[51]姚大志:《论程序正义》,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39页。

[52]《宪章》第32条规定:“联合国会员国而非安理会之理事国,或非联合国会员国之国家,如于安理会考虑中之争端为当事国者,应被邀请参加关于该争端之讨论,但无投票权。安理会应规定其认为公平之条件,以便非联合国会员国之国家参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