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为出租、提供劳务、生产产品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且使用时间已超过12个月的,价值已经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等,也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一些设备、器具、工具等。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离不开生产三要素,也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从资金运动的基本逻辑来看,企业在筹集到资金后总是先从购建固定资产,也就是劳动资料开始。因此,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也是对企业最基本业务的核算。
简单地说,固定资产核算只是算账、记账和报账的问题,但把这“三账”做好,却是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能否更好地维持、更新和扩大的关键因素,也是能否让企业生产经营继续展开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此外,是否增减、折旧固定资产,如何对其进行折旧,折旧之后如何处置,都需要固定资产核算帮助提供答案,而这些答案对固定资金和现金流量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种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重要资产及方式,它也是一种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固定资产是企业为提供劳务、出租生产商品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超过一年。
(3)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比较高。比如房屋、道路、机器设备等。
固定资产要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才会被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相关联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可以计量。
因为企业的经营内容、经营规模等各种因素是不相同的,所以固定资产的标准也就不是完全一致的。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及分类方法,另外,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也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依据。
企业根据自身特点而制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以及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要编制成册,并根据具体的管理权限,经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批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给相关部门备案,同时再在企业所在地备案,以供投资者等查阅。
固定资产,通常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照经济用途分类
固定资产分为生产经营用与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前者包括用于生产经营的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等;而后者包括用于非生产经营的食堂等。
2.按照使用情况分类
固定资产可以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及不需用固定资产。
(1)使用中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正在使用中的生产经营用或者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未使用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已经完工或者已经购建的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因为进行改建、扩建等原因而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
(3)不需用固定资产指的是,多余或者不适用于本企业而需要进行调配处置的固定资产。(www.daowen.com)
3.按照所有权分类
固定资产可以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及租入固定资产。
(1)自有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拥有的可供企业自由支配使用的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4.按照经济用途并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况分类
固定资产可以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企业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计算公式。
1.年限平均法(也被称为直线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12
4.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2
通常企业使用最多的是年限平均法,此外,企业在计提折旧时既可以个别计提,也可以分类计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