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舞弊就是指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企业财务人员的舞弊通常会给企业带来资金受损,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的把关者,必须要严防会计舞弊、做假账。
1.会计舞弊的途径
会计舞弊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舞弊,二是费用舞弊。
(1)收入舞弊。主要通过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收入或记录有问题的收入,以及利用财务报表合并技术虚增收入这三种方式进行。
(2)费用舞弊。一是通过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也就是将应当与本期收入配比的营业成本,以及期间费用等故意列作长期资产来虚增利润;二是费用计提目标化,指企业人为调节研发费、预计损失、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的计提,以及推销期限的缩短或延长,达到费用增加或减少的目的。
2.会计舞弊的发现
财务总监不仅需要对以上两种舞弊的途径进行严格监控,而且要及时发现和防止假账的出现,这里可以采用两种比较简便而又有效的手段。
(1)监控产生假账的环节。会计人员要想舞弊,一般情况下,会在会计信息产生的环节上做手脚。这些环节包括如下几个。
① 填制原始凭证阶段。原始凭证是会计信息产生的最初来源,会计人员或相关的记录人员,在企业发生一项业务时,应把这项经济业务的单价、金额、数量等内容逐一反映清楚。
② 交接凭证阶段。当企业发生了经济业务后,会计人员与业务人员需要交接凭证,在这一环节上,也容易发生舞弊。
③ 填写记账凭证环节时。会计人员会变换科目或故意修改摘要等。
④ 登账环节。会计人员会篡改、销毁与藏匿真实账项。(www.daowen.com)
⑤ 编制报表环节。会计报表繁多的数据和复杂的结构也会为会计人员提供舞弊机会。
(2)关注异常情况。财务总监除了可以通过监控产生假账的环节来查弊,还可以从横向思路来分析会计舞弊问题,即分析会计信息的若干构成要素,如以下几个方面。
① 异常内容。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也是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发现异常的地点、异常的业务、异常的客户,则须重视。
② 异常数据。对企业来说,一项业务支出都有一个大致范围,如果突然发现增加了某一项支出,就应该重视。
③ 异常科目。企业记账时要遵循科目对应这一原则。如果发现不对应的会计科目,就要查出错误产生的原因。
3.查证舞弊的方法
在进行会计舞弊查证时,财务总监可以通过对账证、证证、账账、账表、账实、表表之间的核对,发现内容不相符的问题,以此作为线索或疑点,确认会计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1)证证核对法。在会计工作中,不少企业为了便于会计人员的工作,设置了科目总汇表,它与总记账凭证、记账凭证都和原始凭证存在关系。因此,通过核对这些表,财务总监可以了解它们在所用会计日期、原始凭证所标明的张数、科目方面与金额、业务内容是否相符,从而把会计舞弊的线索寻找出来。
(2)账表核对法。账表核对是将报表与有关的账簿记录相核对。核对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与各报表的相关项目数据是否一致,查明账表是否相符。企业通过核对相关账表,可以发现或查证账表不符或虽相符却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舞弊。
(3)账实核对法。在有些情况下,运用账实核对法查弊也是很有效的。如在评价企业资产管理能力时,财务总监就可以通过核对相关账簿,盘点库存现金、库存材料的办法,来检查是否存在滥用以及企业库存管理是否有效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