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布局定位

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布局定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节点——节点城市加强应用创新,强化内部特色分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体系要建成一个创新网络城市群,各节点城市之间通过物资和信息的交互,产生关联,协同推进科技进步。

1.枢纽——广深港加强分工优化,发挥网络枢纽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体系中,广州、深圳香港处于创新的第一层级。广州和深圳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国家创新中心城市,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大湾区高水平大学聚集地,这意味着三地都需要掌握科技发展的先导权,加强原始创新,与北京、上海,甚至新加坡、硅谷等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保持同步,走在科技的最前沿,并将先进技术向网络的其他节点传播、逐步扩散,使整个区域创新协同体系参与到国际科技创新大网络之中。因此,三地应优化分工:广州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契机,广东省高校聚集地的优势;深圳发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创意之都,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大力引进和培育国际科技创新成果、技术、人才,产生一批原创性创新;香港应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开放优良的科研环境,承载全球顶级科研机构、团队、专家的研发合作,或建立新型研究机构,招募全球顶尖人才,如引进创办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创新研究中心、瑞典卡罗琳干细胞研究中心等。三地需发挥基础优势,在创新方面取得区域城市群的核心支配地位,成为网络枢纽,并连接其他枢纽城市,使创新能力沿各传导通道向外辐射。

2.节点——节点城市加强应用创新,强化内部特色分工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体系要建成一个创新网络城市群,各节点城市之间通过物资和信息的交互,产生关联,协同推进科技进步。重要的节点城市如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以高端制造业产业为主,处于创新链中上游,应深入对接广深港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中心枢纽城市的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深入对接合作,进一步加强各城市的应用技术创新并形成内部的特色产业分工。肇庆江门主要承接创新链上游的技术转移,以及培育中小微企业创新以及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同时,东莞、江门、惠州等大科学装置所在城市应抓住优势,深度参与研究合作,加快建成与大科学装置相关的优势产业。(www.daowen.com)

产业布局上,加快建设深圳下一代互联网、惠州智能终端与云计算应用、中山健康科技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培育和建设广州北斗卫星导航、珠海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等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各高新园区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云计算与信息服务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大湾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3.协同——重点地区以广深为引领,疏通传导网络形成创新带

加强内地两大创新高地——广州、深圳的科技合作,优势互补,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节点。重点推进广州、深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高新区创业孵化加速载体建设,推进广佛肇、深莞惠都市圈,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疏通科技创造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简政放权,对外开放。在广州和深圳的带领下,对于有一定实力和基础的技术合作型城市,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传导通道,将技术向外扩散。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对接与合作。加强香港、澳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打造集聚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门户,发挥港澳“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推进航运、金融、商贸、专业服务等业务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拓展大湾区科技创造成果对外辐射的窗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