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性与挑战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性与挑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已批准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1]。应以推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抓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产学研合作机制。一是粤港澳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探索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协同创新合作框架。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性与挑战

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跨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探索跨境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抓手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指经国家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依托先进的国家实验室、创新基地、产学研联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重大技术研发和促进技术产业化的大型开放式研发基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大湾区基础性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提升大湾区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2)有利于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和跨境产学研合作。建设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有助于港澳地区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以产业创新牵引技术创新、带动科学研究,超前引领和辐射带动着周边区域乃至全国、全球科技创新活动和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打通粤港澳三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着粤港澳多方优势资源,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主、以生产制造为辅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将有助于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进而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打通粤港澳三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有力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2.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本条件

(1)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对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或区域。国家已批准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1]。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以大科学设施为基础支撑,聚集诸多创新要素,开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开放型科研创新体系,应具备催生重大原始创新、参与全球科技竞争、汇聚顶尖创新主体、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等核心功能。

(2)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批科学基础设施及创新资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型大学和研究所、重大创新研发平台等资源要素来建设,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完善创新要素布局,已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一是大科学工程体系逐步健全。全国六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有两个分别位于广州和深圳,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于2018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包括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重大基础设施也将陆续投入使用。此外,中山大学牵头的“天琴计划”、深圳参与的“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都被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二是重点学科优势突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各类高等院校170多所,约占全国的6%,广州的5所大学入选“双一流”大学,香港的5所大学进入世界100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医学等学科实力较为突出。三是科技创新平台广阔。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布局各类创新平台,拥有4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200余家省重点实验室和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丰富。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足。我国已经建成的大科学装置22个,国家“十三五”规划新建大科学装置16个,大多分布于北京、上海、合肥等地。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所突破,但与三大湾区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和系统性还有待加强。二是高水平科研人才不足。粤港澳大湾区依托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知名院校,培育了一批科学家团队;广东省大力实施的人才计划,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团队落户广东。但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人才数量、质量等都还存在一定差距。除了香港和澳门,珠江三角洲九市的国际人才比例比较低,国际科研活动还不够多。三是基础性科技创新实力仍有待提升。2018年广东省综合创新能力排全国第一位,而知识创造能力则排全国第四位,科研论文综合指标名次不高。珠江三角洲九市虽集聚着较多院校,但与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区相比实力较弱,排名靠前的高水平大学不多。

3.以推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抓手,形成跨境产学研合作的八大机制(www.daowen.com)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高地,是体现国家整体科技力量、地方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应以推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抓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产学研合作机制。

一是粤港澳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探索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协同创新合作框架。粤港澳三地各有一流大学、科研人员和重大科学装置及产业基础,应明确定位、合理分工,深刻认识到只有一起合作才可能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建立各城市协同创新合作框架,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的完整链条。

二是合理使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跨境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空间与海洋科学等重大领域,加快布局建设新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全社会开放与共享;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中试基地和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

三是市场主导自愿组合,探索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的资源配置手段,按照市场机制促进产学研、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深度融合产业链和创新链,完善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运行机制。

四是创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动,探索粤港澳跨境产学研合作模式。制度创新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跨境产学研合作模式。

五是强化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完善国际化新兴产业策源机制。充分利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完整产业创新链条,完善粤港澳跨境创新创业合作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六是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建立跨境高效研发组织体系。加强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及合作交流,打造湾区科学研究的重要引擎;支持三地高校创新科研合作机制,实施重大科研项目三地共同招标制度,共同打造重点团队和重点实验室,打造“粤港澳一小时学术圈”;培育面向市场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把港澳科教优势转化为湾区科技创新能力。

七是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探索粤港澳跨境引智机制。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形成更加精准、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优势,在全球遴选和发掘前沿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领航型创新型企业家及一大批高质量科技技能人才。聘请“招才大使”,探索更具引才力度的“粤港澳大湾区绿卡”制度。

八是全面深化创新改革试验,探索粤港澳跨境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促进人才、金融及大装置、大平台、大学等创新要素高效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粤港澳大湾区要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国际技术转让、科技服务业开展深度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