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东自贸试验片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内地与港澳合作交流

广东自贸试验片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内地与港澳合作交流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三大自贸试验片区采用负面清单的准入方式,探索与外商投资的合作关系与领域,拥有较为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形成的合作关系为内地与港澳的进一步交流打下基础。

广东自贸试验片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内地与港澳合作交流

1.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

(1)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天然港湾和开放型区位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有拥海抱湾连河的天然地理优势,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开放条件,且三面环陆连接东盟,具有漫长的海岸线。地理区位优势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参与国际分工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性节点。对外开放“共同作用力”和较短的对外开放距离,使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吸引力更大。

(2)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极强的开放经济结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深圳港、广州港香港港3个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香港、广州、澳门、深圳等多个世界级的空港群以及较早设立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约7 441.9万标准箱,大湾区五大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2.15亿人次[1]。广东三大自贸试验片区采用负面清单的准入方式,探索与外商投资的合作关系与领域,拥有较为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高进出口贸易额与众多的贸易伙伴也显示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经济。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万亿美元,接近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0%,其中广东省向东盟、美国、欧盟地区进出口总额为3 691.78亿美元,占广东总进出口总额的36.67%;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为4 183.77亿美元,占广东省进出口总额的41.56%。

(3)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极高的区域经济活力。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创造超16 419.7亿美元的生产总值,是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11.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23 075美元,达到高收入国家收入标准,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香港和澳门的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集聚地,201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超204.6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形成一套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市场制度和营商环境,港澳特别行政区是全球自由市场经济体,自由的营商环境吸引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入驻以及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活跃的市场经济和开放的营商环境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互配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活跃度

2.粤港澳大湾区是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重要区域

(1)改革开放初期,粤港澳地区自发进行民间合作。香港凭借着自由的营商环境和资本环境成为中国内地接触世界资本和技术的窗口,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凭着临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低廉的土地租金和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由香港转出的制造业,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粤港之间形成了“前店后厂”式跨境合作服务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形成的合作关系为内地与港澳的进一步交流打下基础。(www.daowen.com)

(2)“前店后厂”模式逐步升级为多元交流合作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高速发展,遇到转型升级的困境,而港澳地区服务业发达但缺乏实体经济,此时民间合作已无法进一步促进三方合作。为降低交流合作门槛,三方政府签订《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以及补充协议,逐步开放更多合作机会,刺激粤港澳地区的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模式升级。随后还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政府制度性文件。创新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制度性障碍造成的合作困难,推进了粤港澳地区合作,以港澳地区发达的服务经济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升级转型,珠江三角洲地区活跃的实体经济吸引港澳地区优秀人才。粤港澳地区是内地与港澳合作的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加快产业梯度转型,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并逐步辐射内地其他省区市。

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聚集,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础

(1)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人才池以及创新载体。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丰富,大湾区共有162所高等院校,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其中5所被列为QS世界200强大学,还拥有202万名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石,是新知识产生的载体和创新人才集聚的地方,能够促进新技术和创新企业的产生。优秀人才通过创新载体或平台进一步推动创新要素的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共有5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或伙伴实验室,7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批高质量建设的各类创新载体和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创新支撑动力。

(2)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是研发活动的主要投入者。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拥有22 489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崭露头角的创新型企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高达85%。华为、大疆代表高新技术行业,腾讯网易代表互联网行业,平安保险代表金融保险行业,广汽集团、比亚迪代表先进制造业行业,这些企业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多元,新兴产业表现突出。创新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以其高研发投入带动其他企业共同发展并且推动大湾区企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

(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投入大,投入强度高。创新投入是创新产出的必要条件,大湾区高创新投入为创新实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奠定稳固基础。201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R&D经费支出为2 586.01亿元,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9%,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占广东省R&D经费支出的95.61%。R&D经费支出超过一百亿元的地市有4个,依次为深圳市(占42.96%)、广州市(占22.19%)、佛山市(占9.42%)、东莞市(占8.74%)。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市有3个,依次为深圳市(4.80%)、珠海市(3.16%)、东莞市(2.8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