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关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方面。Kaplinsky和Readman(2002)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嵌入全球经济的两种途径:低端道路和高端道路。所谓低端道路,其实是一条基于低端市场竞争的“贫困化增长”道路,这种竞争往往是“向下竞争”而非“追赶竞争”。当产品出口价格下降的速度超过出口量增长的速度的时候,就会出现“贫困化陷阱”,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全球市场初期往往选择这条道路。所谓高端道路,是指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加深和出口数量的增长,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和产业升级来获得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优势。从低端道路跨越到高端道路,从全球价值链上的低附加值环节转向高附加值环节,这是地方产业升级的特有内涵。
国内有代表性的学者如王缉慈等认为,从深层次来看,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一种低层次的“小企业群生型”模式阶段(王缉慈,2004;陈佳贵等,2005)。从专业化分工来看,以横向分工(同质产品+专业市场)与简单生产链纵向分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形式,呈现产业结构同质化、企业规模偏小化,分工协作人格化特征。由于地理区位聚集所带来的创新、市场、人才以及更重要的“隐性知识”的高流动性,使得带来集群竞争优势的高创新外溢效应和低模仿壁垒,极有可能在一定发展阶段诱发产业过度进入与过度竞争,由此造成单个企业规模太小,无法积累足够“熊彼特式”垄断利润进行产品设计、技术更新和品牌建设,最终形成企业创新动力的“集体行动逻辑”陷阱。但是,在一些已形成“主企业领导型”产业集群中,却出现了不同结果。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集群从设计、原料、生产、包装、销售环节形成了一个具有300 多纵向生产分工工序,核心企业和多层外包体系紧密合作的生产体系。“近年来,在设计、原料、生产、品牌环节出现了一批具有核心创新研发能力的规模企业,推动了创新在整个集群内的扩散,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链提升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他们认为,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应走“主企业领导型”路径。(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