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保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同时,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生活需求,形成区域人民共享品质生活的绿道网络体系,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构建富有长三角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显著增强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
总体上,面向2050年,建设有国际影响力和示范价值的上海大都市圈区域生态廊道和区域绿道网络体系,真正体现区域“生态共治、环境共建、绿色共享、经济共融”,彰显长三角一体化的绿色示范与引领作用,努力建设区域绿道城市群的全球样板,实现“跨越山海、梦回水乡,魅力河川、青山百里”的规划愿景。
第一,从保障区域生态格局的角度,建设生态保育之道。以区域绿道建设为载体,外联内通共筑生态屏障,强化省际统筹,推动城市群内外生态建设联动。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态导向,维护生物多样性,注重对山体水体的保护,促进绿道景观与周边景色相协调,保持自然和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
第二,从传承江南文化特色的角度,建设文化魅力之道。区域绿道应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促进大都市圈文化建设。按照“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契合“文化筑景”主题,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有效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突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效应”,抓特色品牌建设,将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入绿道建设,使区域绿道及其周边环境,成为承载人文历史的有效载体,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绿道”名片。(www.daowen.com)
第三,从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角度,建设健康生活之道。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区域绿道的追求所在。绿道体育,先天具有广泛的大众参与基础。应以区域绿道建设,引领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丰富多元自然休闲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打造健康生活的风向标。
第四,从提升城乡一体发展的角度,建设城乡融合之道。区域绿道应优化城乡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绿道集合城乡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等功能于一体,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拉动区域绿色新经济发展。需真正发挥城乡融合的区域“绿色动脉”作用,使之成为“治山、治水、治绿、建园”的城乡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