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为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区域绿道及其所依托的生态廊道可发挥增加区域森林碳汇、引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生态功能,为长三角区域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区域绿道的构建需以大型生态廊道为主要依托,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在上海大都市圈9个城市范围内率先跨省市共建区域绿道网络,共同保护治理区域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格局。需加强跨行政区绿道的共同治理,并通过区域绿道的建设确立共同的生态行动计划与保护机制。
2.强化系统治理下的生态要素互联互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和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区域绿道网络的构建打通并串联了各类生态资源,包括滨海岸线、太湖流域、环杭州湾、江南水乡、山区景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应通过区域绿道的建设使各生态要素有机互联,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和系统修复。
3.搭建人民城市中的生态产品共享空间(www.daowen.com)
党的十九大吹响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提出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指引下,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的休憩空间,区域绿道提供了绿色、优美、便捷的游憩环境,能提供足够的游览长度和丰富的景观节点,是人民群众共享上海大都市圈生态资源的重要空间载体。
新发展理念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一方面,从经济创新角度来看,在当今的城市经济竞合关系和发展趋势下,产业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环境走。区域绿道网络的建设能够有效串联公共空间和生活、生产服务设施,优化地区生活和工作环境,创建,“始终有温度”的环境,以此聚集人气和活力,支撑周边商业、旅游业、创意创新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和产城融合,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从设计创新角度来看,不断创新绿道设计理念、建造形式,以智慧化手段建设绿道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以人的感知为核心,实现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体验、智慧运营为主导,体现“人与自然、智慧、景观融合”的设计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