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展望和对策

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展望和对策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治理已有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促进上海大都市圈内部城市生态环境平台共建与数据共享,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预警技术。在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间建立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统一标准,以此共同立法、联合执法、合作司法。三是完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相关补偿制度。建立跨省、跨流域生态补偿生态受益和环境污染赔偿等多元化制度。

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展望和对策

1.共立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第一,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依据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生态要素和资源禀赋特征,共同打造生态安全格局,形成以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大运河等为主的跨市跨省水道和生态廊道,以林地、绿地湿地为体系的生态屏障等;共同推进生态空间构筑,保护区域内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加强区域内物种多样性保护,主要涉及各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保护,编制、更新区域内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以及严格实施江河湖海禁渔制度;重视区域内生态系统修复,主要以当前污染严重的湖泊、入海入湖河流、近岸海域等重点地区为主。

第二,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优化上海大都市圈绿色发展格局,以“三线一单”为框架确定区域内国土空间环境管控的布局,推进沿江、沿海、环湖生态经济带建设;促进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一方面发布绿色经济产业目录,引导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以区域为整体建设绿色循环产业系统,鼓励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并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规模,共同促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新能源使用,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倡导绿色低碳生活,鼓励低碳出行、低碳消费、绿色智慧建筑、资源循环利用等。

第三,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治理已有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开展流域水质协同净化工程,加强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水域水质的保护与问题治理;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巩固现有空气质量达标成果,对超标排放物和区域酸雨现象制订联合解决方案;提升区域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加强土壤污染源监管、污染源分类管控,推进土壤污染修复。

2.共建区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第一,加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程度。城镇地区,以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为主;农村地区,增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覆盖率

第二,提升固体废弃物联防联控联治水平。持续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强度和广度,提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严格监管危险废弃物,强化相关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第三,深化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应用强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促进上海大都市圈内部城市生态环境平台共建与数据共享,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预警技术。(www.daowen.com)

3.共创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在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间建立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统一标准,以此共同立法、联合执法、合作司法。

二是推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市场交易手段。设立区域生态要素、环境资源的交易规则和定价规则,推行鼓励多类主体多元途径多样化投融资的机制建设,完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市场交易基础和条件。

三是完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相关补偿制度。建立跨省、跨流域生态补偿生态受益和环境污染赔偿等多元化制度。

[1]刘秀晨.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独立类型[J].中国园林,2019,35(3):1.

[2]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资源局联合组织本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培训暨工作动员会[EB/OL].https://sthj.sh.gov.cn/hbzhywpt1103/hbzhywpt5309/20200527/4ed6cf5199a54593b61c47fb616ae59d.html.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