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展望十四五

上海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展望十四五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紧紧抓住更高质量依托。因为拥有众多的湖泊,上海大都市圈地貌呈现破碎化,统一开发和共同治理成为重要措施。把在交通通勤、产业分工、文化认同等方面与上海关系更加紧密的地区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积极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上海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展望十四五

1.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赋能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需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创新为战略支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为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此,上海大都市圈发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第一,高质量发展与区域一体化相互促进。未来发展中,上海大都市圈要以更高质量一体化为目标,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具体而言,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紧紧抓住更高质量依托。一是动能+。由资源或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为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产业,由低附加值产品转为高附加值产品,模式或工艺不断创新赋予经济更强动能;二是联系+。形成互联互通交通网络体系,为大都市圈的高水平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基础支撑;三是文化+。基于相似的文化背景,构筑特色民族文化。四是生态+。因为拥有众多的湖泊,上海大都市圈地貌呈现破碎化,统一开发和共同治理成为重要措施。五是制度+。搭建一体化的平台,以体制机制创新提供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第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城市发展目标。从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能发现各市的发展目标均未停留在强调经济的增速上,以更大的篇幅侧重追求高水平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以期形成循环可持续的发展(见表3-10)。在上海大都市圈的“1+8”市中,上海在都市圈内继续发挥龙头带动、开放先行、全面服务区域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空间资源承载国家战略,引领长三角城市群成为全球中有更大影响力的区域;周边城市依据自身特有优势,与核心城市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形成相和谐、共进步的局面。

表3-10 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汇总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成为各市经济发展新动力(www.daowen.com)

第一,从省级层面上看,各市均将联动协调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深入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发展。至“十四五”期末,上海市将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深化跨区域多领域的相互合作,努力形成长三角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合作与竞争相互促进、集聚与辐射相辅相成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江苏省将主动服务、积极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与浙皖战略协同,明确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三方面的重点任务;浙江省将基本形成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科创产业、城乡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

第二,从城市层面上看,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成为各城市的主要任务。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协同发展逐渐显现出其巨大的优势,地理位置相互临近的城市在各领域上相互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弥补因资源不均产生的短板,从而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生产效率,使得各城市在相互合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动力。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亦能加快更具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的建立,转变以资源促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梳理各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不难发现各城市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产业协同发展、经济联动发展等多方面着手,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硬件的互联互通,也包括搭建打破行政边界的多领域的合作平台和通道,更包括跨区域政府的合作(见表3-11)。

表3-11 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协同发展途径汇总

续表

资料来源: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3.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协同深化双向互动推进

第一,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由单向联系转为双向互动。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规划尝试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和方法,以期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发展。其中,上海市走在前列。2016年8月22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草案)》公示,提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把在交通通勤、产业分工、文化认同等方面与上海关系更加紧密的地区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积极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2017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以及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不仅为上海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更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

第二,各城市关注跨区域的双地以及多地合作。推进与沪合作以及周边城市合作,成为各城市“十四五”开启现代化征程的主要抓手。如,苏州市将打造融入上海先行区,推动沪苏跨界合作取得更大实效;无锡市将主动接轨融入服务上海,成为上海发挥核心辐射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的重要支点;常州市将努力打造上海和南京都市圈联动发展门户,推动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建设;南通市将在深度融入苏南发展板块的同时,深度对接上海协同发展;宁波市努力引领建设浙江大湾区,做实做强宁波都市区;嘉兴市继续推进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与沪、苏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湖州市对接上海和宁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和宁杭生态经济带的建设;舟山市与沪合力打造海上合作示范区,与宁波共同升级港口一体化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