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上海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发展条件相似,产业结构趋同明显,产业同构化竞争激烈,缺乏分工明确的产业布局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但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制度性合作中,除少量共同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事项与领域外,缺少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制度性合作体制机制。

上海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1.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各市竞争激烈

第一,产业结构趋同,区域间存在过度竞争。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发展条件相似,产业结构趋同明显,产业同构化竞争激烈,缺乏分工明确的产业布局规划。如各城市主导产业中,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高度重合,苏锡常三地在经济总量中排名前五位的产业几乎相同。产业发展规划存在同样问题,在各城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中,8个城市都提出重点培养高端装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7个城市提到重点发展生命健康及生物医药产业,6个城市提及发展汽车产业,5个城市提及发展电子信息相关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等,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高度重合。

第二,各市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但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各城市面对不同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上海、苏州、宁波无锡常州的三次产业比重中,第三产业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处于高级阶段,面临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现代制造业问题。南通、湖州、嘉兴的第二产业仍保持领先,第三产业占比略低,产业结构处于中级阶段,面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需求。舟山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比重最低,产业转型面临传统行业衰退,新兴产业支撑力不足,资源环境、发展空间约束趋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人力比较紧缺等问题。另一方面,区域各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标准等方面各有不同,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在医疗卫生、社保、教育领域的区域性供需矛盾突出。

2.创新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链与产业链有待衔接

第一,城市之间科技合作有待加强。在行政推动方面,上海大都市圈缺乏一个“政策贯通、管理协调、专业分工、利益兼顾”的区域统筹行为主体;在合作机制方面,缺乏一个“多方参与、开放共享、联合攻关、互动创新”的协同网络。部分城市创新资源丰富,但大多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互动,在规则制定、体系建设、制度完善、平台构建、监管措施等方面开放性不够,知识、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跨地区的自由流动仍存在不少障碍

第二,缺乏合理的分工与专业化协作体系。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脆弱,合作项目多局限于单一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缺乏整体协同创新,使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客观上影响了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2]。

第三,创新资源转化产业优势作用不明显。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上海大都市圈还存在科技研发机构的研发和产业体系相对独立、市场主体研发实力和动力不足问题,还未形成需求导向型的科技创新模式。此外,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投资等机构参与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过程中,沟通协调仍不足,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市场的有效通道还需打通。

3.以项目推动为主,制度一体化推进缓慢(www.daowen.com)

第一,区域合作交流不充分,合作平台与专题缺乏。在现行行政体制下,上海大都市圈各市为追求本地经济增长,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合作与冲突并存。同时,平台建设和专题合作缺乏统筹,缺乏制度性的协调机制,致使力量分散,浪费资源,难以形成合力

第二,区域治理标准和规范不一致。区域治理标准、管理规范协同一致是区域合作的基础和保障。长期以来,基于区域发展竞争所产生的差异化招商政策、营商环境、治理标准等,使得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合作存在诸多阻隔。在管理制度方面,各城市部门设置不同、部门权限划分不清晰,阻碍协作机制的发挥。在产业创新方面,高新企业、人才资质认证标准不统一,跨区域互认存在障碍。在城市建管方面,区域内生态廊道、城际线网均不连续,综合交通枢纽衔接水平不高,城市间环境联合执法、联合共治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在社会民生方面,医疗卫生政策和养老服务标准尚不统一、社会保险异地支取和信息平台打通等制度仍待优化。此外,在部分跨区域项目的建设时序、不同事件的执法自由裁量尺度等方面还存在不一致情况[3]。

第三,区域合作仍以项目为主,制度性合作缓慢。上海大都市圈区域间共同推进的项目较多,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小洋山开发、G60科创走廊建设、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合作项目多为两地或多地为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共同发展目标为基础,共同推进的具体项目。在制度性合作中,除少量共同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事项与领域外,缺少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制度性合作体制机制。

4.上海大都市圈为跨省际都市圈,协调难度较大

第一,跨省合作难度较大,行政区经济仍明显。上海大都市圈是一个复合型行政区域,与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相比,上海都市圈跨两省一市,经济运行的行政区域利益特征更为明显,区域合作与摩擦并存,经济协调和沟通渠道不畅,生产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各城市之间的发展规划缺乏统筹衔接,没有从全局出发实现各城市之间的通力合作。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各市政府还存在片面追求本地经济增长的现象,合作与冲突并存。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缺乏特色,经济运行带有显著的行政区域利益特征,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往往竞争多于合作,经济协调和沟通渠道不畅,缺乏紧密的区域内经济联系。

第二,圈内城市间合作与交流整体推进不平衡。一方面,各市发展阶段相同,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另一方面,各城市在产业协同方面只局限于承接上海的辐射效应,而对发展与大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关系的认识相对滞后;在合作办法、模式、机制上,原有的习惯思维未能有大的突破;在合作着力点上,各市总是过多地寄望于生产要素只有利于本地发展的单边流动[4]。

第三,圈内缺乏常态化合作机制,阻碍大都市圈整体发展。经过多年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与路径,并取得一定成效。相对而言,上海大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的沟通协调机制缺乏,不仅外界缺乏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整体认识,圈内各城市也未形成协作发展的主动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