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格局下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主要功能优化

新格局下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主要功能优化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大都市圈是介于上海中心城市、周边城市新型城镇化区域和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层次,既是上海建设全球中心城市的首圈腹地,也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动机。“双循环”时期,上海将是“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一是助力上海成为全球网络的中枢和纽带。上海大都市圈要率先在国际协作、跨区域协作的“新体系、新标准”方面有所作为,在更多的国际事务中助力“上海声音”。

新格局下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主要功能优化

上海大都市圈是介于上海中心城市、周边城市新型城镇化区域和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层次,既是上海建设全球中心城市的首圈腹地,也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动机。“双循环”时期,上海将是“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改革开放最前沿、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上海大都市圈的功能体系,将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功能”建设的发展方向,持续提升“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多主体的深度同城化发展,共同承担起深化和拓展上海全球城市战略内涵的使命担当。

1.助力上海成为全球网络重要节点的核心支撑功能

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科技创新实力最强的区域,将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和技术格局的调整,主动应用新技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链接和纽带地位,提升配置全球高端资源的能力,率先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上海大都市圈需要置身于全球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寻求自身的战略空间和发展机遇,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和创新思路谋求突破,更好地支持上海参与全球竞争,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产业链分工。

一是助力上海成为全球网络的中枢和纽带。发挥主导作用,构建高端产业网络、协同创新网络、金融贸易网络、信息网络等,使上海成为全球网络的中心。

二是促进上海“五大中心”“四大功能”建设,实现国际高端要素的“全球所有,上海所用”,进而实现“以城带圈、以圈带群”,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格局。要不断寻求和创造新机遇和新空间,主动应用新技术推动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提高对国际资本、高端人才、技术、信息资源等要素的配置功能,成为全球产业高地和技术“策源地”。

2.继续承担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引领示范功能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上海大都市圈将在更大舞台上、在更宽领域上打造全方位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高地和新连接,在新的改革开放内涵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上海大都市圈真正成为一个充分融合发展的有机体,共建共享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硬件环境、以产业集群和链式发展为重点的产业环境、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环境、以行政效能为重点的治理环境、以青山绿水为标志的生态环境等综合环境,并成为全国“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的前沿和样本示范。

一是以自贸区建设为引领,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开放,建立与国际对标的规则标准环境。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产业结构能级提升为核心,积极探索贸易、投资、金融、信息等各方面的制度创新。(www.daowen.com)

二是以具体项目为载体,探索跨越三省的联动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围绕都市圈范围内的空间规划、基建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探索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政策协同、产业利益分配与补偿、成本风险共担、横向生态补偿多元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补偿、社会广泛参与等机制。

3.率先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功能

为了持续增强全球竞争能力,上海大都市圈的首要职责是提升自身实力,无论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方面,还是在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率先达到全球一流都市圈的水准。

表1-1 中国新一轮开放战略的调整

一是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成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和“五型经济”的全球高地。通过跨区域的产业园区和集群建设,推动跨区域、跨城市的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依托自贸区,积极培育跨境金融、跨境电商、在线新经济平台及文体康养等现代服务业。

二是营造与全球一流都市圈相匹配的发展环境,包括有利于产业体系升级和壮大科技实力的生态环境和体制机制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居住环境。中国的开放正逐渐从政策性开放走向制度性开放,要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参与制定零关税、服务业开放、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高水平贸易规则,并努力提高实施力度和水平。

三是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新的开放格局下,将代表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从国际事务的“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从跟随者、参与者向引领者、主导者转变。上海大都市圈要率先在国际协作、跨区域协作的“新体系、新标准”方面有所作为,在更多的国际事务中助力“上海声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