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圈理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地方化、网络化、城市区域化等发展趋势,学术界和规划界旨在更加准确地描述以国际大都市为核心、城镇高密度分布的一种高级化城市形态而出现的城市研究思想和理论体系。自20世纪50年代戈特曼提出都市带概念以来,围绕着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城市群等多种形态的学术探讨就从未停止过,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国际标准。因篇幅有限和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在此我们重点研究“大都市圈”,对其他相关概念不一一罗列和辨析。
就大都市圈而言,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日本。根据《地理学词典》,“都市圈”是指城市通过对其周边地域辐射中心职能而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的职能地域、结节地域。都市圈并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地域构造,而且是一种具有具体职能的社会实体。它的范围与都市影响圈相近,内容与日常生活圈、经济圈、商圈也类似,其界限是与相邻城市影响的强弱对比关系的产物。1950年,日本行政管理厅首次提出了“都市圈”的概念,就是以一日往返车程为限,可以接受中心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该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需在10万以上)。1960年又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即以中央制定市或1—3个人口规模在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为中心城市,并且纳入邻近的所有50万人以上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小于本身人口的15%,大都市圈之间的物资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据此日本全国被划分为首都圈、近畿圈、中部圈、北海道圈、九州圈、东北圈、中国圈[2]和四国圈八大都市圈。如东京大都市圈的范围,不仅包括1958年设定的东京都中心100千米半径地区,1968年根据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的原则,将周边地区8个都、县整体划入,形成内圈(东京圈)和外圈(周边地域)的圈层式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内圈的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琦玉县和周边地域的茨城县、枥木县、群马县、山梨县,由8个都、县、150多个市镇组成。1995年,日本学者富田和晓提出,“大都市圈”是由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构成的地区,即人口在10万以上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的日常生活区域。中心城市是大都市圈中的核心行政市,周边地区是与中心城市在社会、经济等联系密切的地区。日本对于周边地区范围的划定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由总务厅统计局根据国势调查报告设定的大都市圈的范围,包括在中心城市上班、上学的人数(常住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15%以上的市镇村。另一个范围是包括在中心城市上班的人口数(长期就业者)占本地区总人口的10%或5%以上的市镇村。根据日本经验,大都市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环绕中心城市,大都市圈内的大中小城市基本呈圈层状结构布局;第二,中心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可占到圈内的1/3到1/2以上,是整个城市体系的中心与枢纽;第三,大都市圈之间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大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非常密切,并且大都市圈内的产业结构是综合的、多元的和开放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结构转换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第四,大都市圈内具有密集的基础设施网络,且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延伸,形成最大的通勤圈。
实际上,21世纪以来,都市圈、城市群的范围及相关关系仍然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例如,有研究[3]指出,在空间尺度上,从城市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新工业化、快速交通、政策支撑和知识经济作为当今六大主要的区域发展驱动力,使得城市的聚集演变理论上遵循一条时空路径:城市—城市组合—都市圈—大都市圈—城市群。这样一条路径比较清晰地代表了现今全球范围内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梯度进化和多层结构模式。所经历的每一次扩展让城市聚集能够不断地增强辐射效应,即从一城与一城连接,到成为辐射区域、国家乃至世界的增长中心。
图1-1 从城市到都市圈到城市群四阶段的发展演变(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C.Fang & D.Yu,Urban Agglomeration:An Evolving Concept Of an Emerging Phenomeno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7,162,126-136.
为有效推动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中国中央政府充分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市圈的发展经验,2019年颁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这是未来中国制定大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根本遵循,也为学术界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圈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