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牧区稳定发展的现实路径:发展型社会政策

牧区稳定发展的现实路径:发展型社会政策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陷入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状态即“扭曲的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在传统社会政策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认为社会政策是影响人民生活和生计的一切计划及相关措施。发展型社会政策认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笔者认为,从发展型社会政策出发,健全工矿业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牧民参与发展机制与加强牧民生计能力建设等现实路径将有助于实现牧区稳定发展。

牧区稳定发展的现实路径:发展型社会政策

内蒙古牧区不仅仅是畜牧业基地或矿产资源富集地,更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田园与精神家园。如前文所述,工矿业开发对牧民生计的扰动和侵蚀、牧区工矿业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牧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牧区工矿业发展与牧民可持续生计和谐共进?如何使牧民在工矿业发展进程中有“获得感”和“安全感”?秉持可持续生计理念的发展型社会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政策兴起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实践。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传统主义发展观念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通往现代化不可避免的、必然的进步之路,只有通过物质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进步(埃斯科瓦尔,2011)。在这种发展观念的支配下,经济发展被视为是建构福利国家的圭臬,而用于社会部门的公共支出被认为分散浪费了本来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源,社会政策也一度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婢女。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以及风险社会的形成,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步入“福利陷阱”,高昂的社会福利支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而一些新的风险如老龄化、移民气候变化等也不断冲击着原有的社会政策体系。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陷入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状态即“扭曲的发展”。扭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贫困、匮乏、健康水平低和住房等方面,也表现在许多人口群体被排除在充分参与的发展之外(詹姆斯·梅志里,2009)。国外一些社会政策学者也逐步认识到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回应,梅志里、吉登斯、彼得·泰勒、阿玛蒂亚·森等人试图打破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的矛盾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社会政策的新范式即发展型社会政策。发展型社会政策在传统社会政策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认为社会政策是影响人民生活和生计的一切计划及相关措施(詹姆斯·梅志里,2006)。其基本理念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的互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突破了传统发展观念下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的二元对立,将社会政策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力图将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相整合。发展型社会政策认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2)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与传统的社会政策对民众福祉的保护方式倾向于被动型和事后补救型不同,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对民众福祉的主动干预和促进,尤其是注重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度变革来提升人们基本满足需求之上的可持续能力发展。(3)政策建构主体的多元化与协同化。在传统社会政策领域内,国家被视为社会政策的主要建构者,但是由于社会政策概念的不断延伸和发展图景的逐步复杂,社会政策学界逐步认识到不能仅靠“国家的视角”来解决发展问题,而必须将发展语境中的社区、非政府组织、民营部门、企业、国际发展机构等多重行动者考虑在内。在发展型社会政策运行机制内,国家负有协调责任,不同的政策建构主体需要发挥跨部门、多领域的整体协同作用,尽力消除各种内在不一致的制度政策与实践。总而言之,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对传统发展观念进行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整合了社会发展与经济目标,聚焦于个人和家庭的可持续生计,通过多个政策建构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为解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关键性议题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从发展型社会政策出发,健全工矿业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牧民参与发展机制与加强牧民生计能力建设等现实路径将有助于实现牧区稳定发展。(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