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针对发展干预的可持续生计方法(Sustainable Livelihood Analysis)一直很流行。从1993年起,乐施会将促进可持续生计作为制定其总体目标、改进项目战略和员工培训的一部分。1994年,国际救助贫困组织(CARE)通过了“家庭生计安全”作为其救济和发展工作的方案框架。1995年,在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促进可持续生计作为其五项任务之一。它以两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分析和计划方法(Helmore&Singh,2001)以及设计和实施国家计划(Roe,1998)。1998年,乐施会把“可持续生计权”作为其五大目标之一(Oxfam,1998)。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新工党政府成立初期就形成了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该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海外援助项目,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消除世界贫困。1997年11月,DFID发布的白皮书使干预较贫穷国家的贫困问题成为英国国际发展政策的首要目标。它还重申英国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特别赞同的国际发展目标的承诺。为实现这些目标,白皮书将促进穷人创造可持续生计作为三大优先政策目标之一,同时促进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虽然白皮书没有提供可持续生计的正式定义,但它表达了一些观点并提供了一些阐明其含义的规定。例如:
……将我们的国际发展努力重新集中于消除贫困和鼓励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我们将通过支持国际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政策来做到这一点,这些目标和政策为穷人创造可持续的生计,促进人类发展并保护环境。
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基本需求:呼吸新鲜空气,饮用干净水,食用未受污染的食物,以及使他们能够养育和养育健康,受过教育的儿童的生计。
穷人拥有自己的技能、社会机构、价值观和文化以及对自身环境的详细和复杂的知识。
在有必要的支持下,穷人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受益者。
为了惠及和促进穷人的参与,经济增长必须包含一个健全和开放的宏观经济框架,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促进收入和创造就业的活动,包括穷人,特别是妇女,因为大多数穷人是妇女。(DFID,1997)
对DFID的这些核心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生计的原则是以干预贫困为重点,具体的发展活动策略是:(1)以人为本。只有当外部支持关注对人们重要的事物,了解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并以与他们当前的生计策略、社会环境和能力相适应的方式及与他们合作时,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脱贫。(2)响应性和参与性。穷人本身必须是确定和解决生计优先事项的关键角色。局外人需要使他们能够倾听和回应穷人的过程。(3)多层次。消除贫困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多层次的工作才能克服,确保微观活动为政策的制定和有效的扶持环境提供信息,宏观层次的结构和程序支持人们建立依靠自己的优势。(4)以伙伴关系进行。消除贫困工作需要公共和私营部门协同运作。(5)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有四个关键方面:经济、体制、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上述四个要素都很重要,而且必须在彼此之间找到平衡。(6)动态。外部支持必须认识到生计策略的动态性质,对人们的处境变化做出灵活反应,并制定长期承诺。
DFID发展可持续生计方法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它通过关注直接或间接确定或限制穷人获得不同种类资源/资产的各种因素,在不同层次上促进对贫困的根本原因的理解,以及因此他们的生计。这种限制可能来自地方一级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因素,也可能是宏观层面压倒一切的政策、经济发展计划和立法框架的结果。因此,这种方法内置了“宏观”的观点,并且更有可能导致采取更具战略意义的干预措施。通过关注人们发展其生计策略(应对策略和适应策略)以响应特定的“脆弱性背景”而实现某些结果的方式,可持续生计方法使人们甚至可以看到“最贫穷的穷人”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是积极的决策者而非被动的受害者来塑造自己的生计,这对于设计基于穷人优势的支持活动非常重要。此外,它还提供了更加生机勃勃的生计视角,因为随着个人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人们的资产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1998年6月,可持续农村生计咨询委员会(IDS)发布了一份工作文件为可持续农村生计提供了分析的框架(Scoones,1998),见图5.2。该框架显示,在特定的背景下(政策制定、政治、历史、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生计资源(自然资本、经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组合能够结合生计策略(农业集约化/扩张化,生计多样化和迁移)所产生的生计结果。在这个框架中特别感兴趣的是体制过程(包含在正式和非正式机构和组织的矩阵中),它们调节执行这些策略的能力并实现(或不)这样的结果(Scoones,1998)。因此,框架突出了五个相互作用的因素:背景、资源、制度过程(结构)、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
图5.2 IDS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在IDS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1998年英国国际发展部农村生计咨询小组进一步发展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并由DFID发布(Carney,1998)。该框架由生计资产、机构和政策背景、脆弱性背景等三个变量构成,关注的是在一定脆弱性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生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人们如何维持多重资产(自然、人力、社会、物质和金融)的可持续性以及生计策略的选择,其核心是对不同资本的评估,见图5.3。这个模型可以指导生计策略和单个家庭限制条件的分析。它为发展和贫困研究提供一个重要问题的核对清单并概括出了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它提醒人们把注程力放在关键的影响和过和上;强调影响农户生计的不同因素之间多重性的互动作用。可持续生计框架有助于组织制约或加强生计机会的因素,并显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www.daowen.com)
图5.3 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基本思路是人们的生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获得资本的机会,个体或家庭所拥有的生计资本是其运用生计策略、应对脆弱性风险、维持生计系统的资源基础,是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的核心内容。可持续生计框架包括以下内容:生计资本、脆弱性背景、制度过程与结构、生计策略与生计产出。
1.生计资本
个体或家庭必须经常权衡和选择的生计资产包括:(1)人力资本。这是最为基础的生计资本,代表着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状况,它们能够使人们去追求不同的生计手段并取得相应的生计目标。在家庭层面上,这种人力资本水平取决于家庭劳动力的人数、家庭规模、健康、营养、教育、知识和技能、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等因素;(2)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生计目标的过程中所利用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的相互信任和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并使其他机构对他们的给予更及时的反应。如社会网络和联系(赞助人、邻居、亲属关系)、信任关系、相互理解和支持、正式和非正式团体、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共同规则、集体代表、参与决策的机制等;(3)自然资本。自然资本与脆弱性背景联系最为密切,泛指生计的资源流及相关的服务。这种自然资本又可分为无形的公共资本(大气生物多样性)和有形的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本(土地、树木等)以及生态服务。如土地和农产品、水和水资源、树木和森林产品、野生动物、野生食物、生物多样性、环境服务等;(4)物质资本。它包括用以维持生计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其意义在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力。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使用的设施,往往通过租赁或有偿服务市场被个人或集体所拥有。基础设施一般指无偿使用的公共物品,用于维持生计和提高生产力。如运输、道路、车辆、安全住所和建筑物、供水和卫生、能源、通信、工具和技术(生产工具和设备、种子、肥料、杀虫剂、传统技术);(5)金融资本。它是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取得生计目标所需要的积累和流动,这里主要指金钱,但往往其他的实物也能起到金钱的积累和交换作用,如储蓄、信贷和债务(正式、非正式)、汇款、养老金、工资等。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生计框架注重的是资本的灵活组合与交换,如果一个人没有可以耕种的土地(自然资本),他可以通过金钱(金融资本)或者社会网络(社会资本)获得一小块土地。一种资本的增加就意味着另一种资本的减少。
2.脆弱性背景
脆弱性是指造成农户贫困化且持久化的因素,即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福祉不安全。由于人们时不时陷入贫困,脆弱性的概念比贫困线测量更能反映变化的过程。脆弱性有三个方面:外部方面的冲击、季节性因素和关键趋势。外部方面的冲击是指个体或家庭的脆弱性,通常来自生命历程中的生活事件冲击或非预期性的灾害性打击,例如冲突、疾病、洪水、风暴、干旱、虫害、疾病等,这些重大冲击对家庭生计系统会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强调的是,冲击具有处境化的特点,即不同背景的研究对象所面临的冲击类型往往有所不同。例如,学者们在对农户的脆弱性背景分析中发现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农作物歉收以及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是重要的冲击内容。而对于城市贫困家庭而言,主要的冲击性因素则在于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潮”等宏观制度结构变革的影响。季节性是农户面对的市场和其他条件的周期性变化,表现在季节交替、产品价格、农业生产、就业机会等,这些季节性变化往往是农户要经常面临且不容易克服的困难。这些因素都会对农户的生计策略和生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关键趋势是指如人口、环境、经济、治理和技术趋势。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因素如趋势和变化对于农户生计和资产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影响,有些可能是良性的。例如,宏观经济状况可能会朝向改善的方向发展,疾病发生率可能降低,新技术的出现可以使贫困农户受益等。
3.制度过程与结构
Scoones(1998)指出,要了解构建生计的复杂过程和差异化过程,仅将生计资源和策略的不同方面作为单独的要素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将这些不同要素联系在一起的制度过程和组织结构。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结构与制度过程通常是指影响人们脆弱性背景以及生计资产的制度结构性因素及其实际运作过程。生计策略和成果不仅仅取决于获得资本资产或受脆弱性背景的约束,它们也受到结构和制度过程的影响。结构是公共和私营部门制定和实施政策和立法的组织,他们提供服务以及购买、交易和履行影响生计的所有其他职能。流程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运营安排、协议、社会规范和实践,这些反过来决定了结构的运营方式。结构性因素往往来自政府部门以及私人部门,过程性因素一般包括法律、政策、文化、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及其对贫困家庭脆弱性、生计策略与生计产出的实际影响。它对贫困家庭生计的可行选择及其产出的可能性发挥着整体性的宏观促进或限制作用。
4.生计策略和产出
生计策略是指个体或家庭实际拥有或可能拥有的谋生之道,是个体或家庭为了维持生计主动运用生计资本进一步创造或拓展生计资本的活动。生计策略体现个体或家庭的可行能力或可行选择,对于生计产出而言,它是生计策略的目的。生计产出有六类成果:更多的收入、福利的提高、脆弱性的减少、食物安全得到改善、自然资源得到更可持续的利用、人的尊严得到恢复。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生计产出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生计维持系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生计策略是否成败的基本指标,也可以用于事前评估生计系统的脆弱性、生计面临的突出困境以及澄清导致生计不可持续的关键点。
总而言之,可持续生计框架涵盖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贫困者所必需的生计资产,它比“工作”“收入”“职业”等概念更具丰富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可持续生计框架突出了不同机构与部门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他们各自单独的作用。不同层次的联系包括了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影响农户生计诸多因素的动态以及贫困农户所拥有的能力。可持续生计框架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为发展和贫困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问题的核对清单,并概括出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它提醒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关键的影响和过程上,并强调影响农户生计的不同因素之间多重性的互动作用。这个框架是以人为中心的,它不是以一种线性的方式来分析的,也不是要提供一个现实的模型(Simon Anderson,2003),这有助于人们理解民生战略、资产状况以及其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方式之间的联系。它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处于困境的地区寻求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开放性的解释框架也使其有着广泛适用性,仅在1999年的自然资源指导者会议上(Natural Resources Advisers Conference,NRAC)便汇报了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俄罗斯、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可持续生计项目进展情况。这次会议总结了可持续生计框架应用之外的实践和理论困难,并取得了很多共识(Ashley&Carney,1999)。之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各国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深化,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演进历程见表5.1。
表5.1 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演进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